<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面對面交流,戴上“老三校”(即英華中學、華南女中、陶淑女中,福建師大附中的前身)?;?,贈送精心整理的相冊,定格歡聚時刻,在千年柳杉造型的留言墻上寫下祝福……23日,2024“鼓嶺故事”分享會舉行,8位鼓嶺之友和多所高校師生、老朋友分享“鼓嶺故事”,追憶美好時光,師生情、閨蜜情、故園情,聲聲訴說動人心,青翠柳杉和嬌艷繡球花,共同見證濃濃鼓嶺情。

    鼓嶺之友和老朋友、青少年重溫美好記憶

    分享會現場,畢樂華(左)與李怡英的雙手久久握在一起。記者 林雙偉 攝

    百歲老人難忘師恩

    分享會現場,來了一位英華中學學生,說起穆藹仁,他激動地表示:“我雖然已經100歲了,但我永遠是英華的學生,是穆老師的學生”。

    老人名叫陳世明,是驚濤級學生,穆藹仁、畢理夫婦曾擔任他的老師,范哲明曾資助他讀英華中學、福建協和大學。老師們都曾在鼓嶺居住,也成為影響陳世明一生的良師益友。

    “我是穆老師最鐘愛的學生。”陳世明自豪地回憶說,他家中還珍藏著一張泛黃的手寫校刊《TIDE》創刊號,那是兩人友誼的開端。

    原來,在英華中學內遷到南平順昌洋口期間,陳世明等學生主編了一份校園報刊《TIDE》,用英文寫關于洋口的新聞、文章、散文等,穆藹仁擔任報紙顧問,兩人結下亦師亦友的深厚情誼。

    在穆藹仁離開英華后,陳世明不間斷給老師寫信,字里行間充滿孺慕之情。在一封1941年寫的信中,他這樣寫道:“有許多許多的心里話想告訴你,但不知道這封信能不能使您感到滿意……”

    1995年,陳世明到義序機場迎接穆老師。對方遠遠看見他,就用福州話喊“世明哥”。這一聲親切的稱呼,沖淡了久別的疏離感,兩人又恢復到了以前的親密中。陳世明說:“雖然穆藹仁是老師,但其實比我小3歲,他用福州話叫我‘世明哥’,我稱他英文名字‘麥克’。”

    在陳世明等一批英華學生努力下,2018年,穆藹仁的英名被刻上了三山陵園抗日志士墻,成為首位名字鐫刻于福州抗日志士紀念墻的外國人。

    鼓嶺閨蜜再次相逢

    23日的分享會,畢樂華一進門就在尋找李怡英的身影,兩人四目相對,就不約而同張開雙臂,緊緊擁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開。這是兩人在童年闊別后第五次相會,隔著歲月來之不易的擁抱,這對“鼓嶺小閨蜜”感動了所有人。

    “這是我珍藏的相冊,送給你一份。”一坐定,李怡英便掏出事先準備的相冊,里面是2014年以來,兩人4次相聚的照片,每一張照片兩人始終緊緊依偎著,幸福而溫馨。原來,兩人曾于2014年、2017年、2019年、2023年在福州相聚。

    “我是‘雙胞胎姐妹’的姐姐李怡英,這是我的美國妹妹”,李怡英回憶說,兩人出生在顛沛的抗戰時期,隨英華內遷至南平順昌洋口時出生,當時正值校慶日,父母分別以“英”“華”為她們取名。

    離別時還是女兒家,重逢時卻已兩鬢斑白。然而,65年的分別并未沖淡兩人的友誼,她們更加珍惜每一次相遇,這次也不例外。李怡英早早就等在了現場,并叫上了家族中的第四代。

    畢樂華珍惜地翻看著相冊,和李怡英再次認真回憶每一次重逢,飽經風霜的臉上不時浮現笑容。在鼓嶺一起嬉水、爬樹的童年經歷,構成了畢樂華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李怡英透露,她們正計劃在大洋彼岸的下一次相聚。“我已經通過了赴美探親的十年簽證,隨時準備出發!”她說。

    故園情深最是難忘

    百年前的鼓嶺避暑社區生機勃勃,來自20多個國家的外僑在此避暑度假,涼爽的空氣和明媚的陽光吸引著他們,鼓嶺見證了他們人生的各個階段,也見證家族的繁衍和友情的誕生。

    一些家族在中國生活三代以上,他們中的許多人在福州出生。福州是他們的第一故鄉。

    “在來這里的路上,我遇到一名格致中學學生,非常親切,因為我的祖父曾在格致中學教授科學、生物。”故人重逢,李·加德納高興地打開了話匣子,他的祖父、父親均在福州協和醫院出生。

    李·加德納是“鼓嶺故事”主人公密爾頓·加德納的侄孫,他有4個哥哥、1個姐姐,全部在福建出生。密爾頓·加德納曾在鼓嶺生活了9年,臨走時他對小伙伴說:“我一定會回來的”,這個夢想一生未能實現。故土難離,加德納家族的幾支后裔曾在不同時期回來尋根,在鼓嶺、福州的美好回憶促使他們一次次踏上歸途。

    “這是我第六次來到鼓嶺”,李·加德納說,最近一次是2023年,他在格致中學內取走一罐土。為表示感謝,他回贈了產自美洲、能吸引蝴蝶的香草。李·加德納說,“我叫它友誼之草”。

    福建師大附中代表高興地向大家介紹,2013年,學校啟動中美高中課程實驗班,聘請美籍外教授課,每年招收120名學生,致力于“鼓嶺緣”在下一代青少年之間延續。這些畢業生中,有很大一部分考入美國的高校,教育合作越來越頻繁、深入。

    歷史是一面鏡子,在回望歷史中感受美好的情誼,相逢中展開更美好的未來,鼓嶺正成為中外友好交流交往的國際平臺,也給人們更多啟示。(記者 朱榕 燕曉)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三星Galaxy S25 Edge正式發布:5.8 毫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固县| 调兵山市| 长子县| 余干县| 定州市| 游戏| 通城县| 师宗县| 沧州市| 柞水县| 罗甸县| 西平县| 沿河| 加查县| 江西省| 长白| 嘉义市| 随州市| 沿河| 卢湾区| 和硕县| 宝兴县| 社会| 栾城县| 民丰县| 绥化市| 朝阳市| 兴隆县| 和平县| 吉林省| 大新县| 肇州县| 称多县| 繁峙县| 安泽县| 宿松县| 綦江县| 沂源县| 平顶山市| 通海县| 鹤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