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百花爭艷。福州各大公園、景區、鄉野都進入了“花花世界”,賞心花事被制作成語文課本封面,在網絡上引爆熱點。各種花花草草豐富了朋友圈,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踏青郊游,不少以花為媒的文旅活動也逐漸熱絡了起來。
琴亭湖公園布置了多處園林景觀小品,很適合拍照打卡。記者 包華 攝
6日,第四屆杜鵑花文化節在琴亭湖公園拉開帷幕,近3萬株、共計125個品種的地栽杜鵑競秀爭妍。杜鵑迎著春風肆意怒放,火紅熱烈的“火烈鳥”、明黃的“羊躑躅”、嬌小玲瓏的粉色“麒麟”、白色和嫩粉疊加的“神州奇”、漸變橙的“如意”,讓賞花市民目不暇接。公園主展區還打造了一組園林景觀小品,展示近50盆以“廉韻盆景”為設計思路的精品盆景杜鵑。“參加一年一度的杜鵑花展,讓我們有了一種儀式感,有些朋友甚至跨越半個城來賞花。”家住建發領第的張阿姨說。
活動期間,琴亭湖公園還舉辦杜鵑科普宣講、傳統文化展演、公園寫生等豐富的文化活動。據了解,從2013年開始,琴亭湖公園從浙江引進了近80種杜鵑,此后杜鵑的種植品種、數量以及景觀打造都在不斷取得新突破。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桃花是報春的使者。西湖公園百余株桃花沿著柳堤灼灼盛開。春水初生,游船畫舫輕快往來,游客臨水賞花,別有一番意趣。金雞山公園一樹樹桃花遍布山坡,如煙如霞,叫人樂而忘返。在森林公園和烏山歷史風貌區也有大片桃花盛放,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紛至沓來。
在鯉魚洲櫻花島,游人徜徉在傘蓋般的粉櫻花海中。記者 包華 攝
三月的鼓嶺也開起了花朵的盛會,大洋坪的美人梅,嘉湖的櫻花林,柱里林下露營地的梨花,道旁和農家小院里的山茶花、玉蘭花,以及在野地里招搖的紫花地丁、紫云英、薺菜們,都在萬物復蘇的季節里頌贊著生命的美好。
在公益性的賞花游之外,一些生態農場、茶園、景區也大力發展“賞花+”模式推動農文旅融合。鼓嶺布谷農場主人郭慶告訴記者,為了讓閑置地不撂荒,他試著栽種了一小片油菜花田,沒想到景觀效果特別好,也吸引了一些看客。
“現在城區賞花以公益性為主,各大景區花卉同質化較為嚴重,單靠門票已無法成為賣點。從短期看,賞花對景區提升旅游收入雖然做不到立竿見影,但從更長時間和綜合效益來看,都是發揮了正向作用的。”郭慶表示。
如何以花為媒,發展“賞花經濟”?郭慶認為,賞花要和采摘、露營、農耕、研學、康養等多元業態深度融合,還要有拿得出手、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拳頭產品,才能轉化為二次收入。“像鼓嶺近年來就成了團建、研學的‘新寵’,這里有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底蘊,清新的自然生態,以及展館、書店、餐飲、民宿等配套,在戶外和旅行團隊中的影響力不斷提升。”他說。(記者 朱榕)
責任編輯:肖舒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華大街道屏山社區開展“福‘粥’傳孝道 2024-03-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