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賦能社會責任 共促文化交流

    閩港澳臺僑校長論壇在榕落幕

    21日上午,中國僑智發展大會專題論壇——閩港澳臺僑校長論壇在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閉幕。來自閩港澳臺以及海外大中小學約120位校長、學者共話教育創新,共促文化交流。

    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與發展的來源。現場,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從文化創新與人才發展及社會實踐角度,回顧了中華文化在臺灣近代歷史中的發展,并簡述傳統文化在傳承中面臨的挑戰。

    “文化需要在人民的生活中滋長創造,才能培養出宏觀格局與多元思想的年輕一代。”李功勤說。

    福建具有僑鄉優勢,也吸引了眾多海內外學子來閩學習。

    歷年來,華僑大學累計吸納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僑學生8073名。如何為僑服務,傳播中華文化?華僑大學副校長許志勇表示,要從加強港澳臺僑學生傳統文化教育、提升華文教育水平、推動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三方面,積極推進中華文化傳承創新。

    據介紹,華僑大學在海外建立了“華文星火”項目,在28個國家100余所學校開展文化支教活動,參與的海外青少年超3.4萬人次。

    泉州師范學院具有泉臺五緣優勢,該校副校長黃江昆說:“學校將繼續通過項目、交流、情感三方面融合,聚焦閩臺青年交流,將在推進學校對外交流合作特色化發展的同時,服務國家大外交戰略。”

    加強非遺保護與傳播是當下傳承中華文化的有力手段。香港教育大學教授梁寶華從非遺視角出發表示,文化藝術教育有助發展文化身份認同,音樂教師通過發展傳統戲劇的教學知識和經驗,可在課堂中讓學生良好學習,并提升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身份認同。

    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產業創新需要新模式的人才培養。借鑒海外高校辦學優勢特長,服務地方也是本次論壇的關注點之一。現場,福州大學校長顧問徐德清分析了海外頂尖大學在促進高新技術產業方面的幾大特點,并指出這些特點對福建省大學的借鑒作用,通過博取百家之長、加強與企業、政府和其他大學的合作,福建各大學將為高新技術產業和人才培養作出新貢獻。(記者 林榕昇)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民營火箭5天3連發全成功!力箭一號發射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芜市| 石景山区| 皮山县| 亳州市| 葫芦岛市| 邵阳市| 海伦市| 博爱县| 莱阳市| 沾化县| 永定县| 张家口市| 榆树市| 汉阴县| 逊克县| 武陟县| 临颍县| 东台市| 甘肃省| 姜堰市| 余江县| 温州市| 沈丘县| 囊谦县| 青浦区| 塔城市| 长治市| 金阳县| 周宁县| 河东区| 扶余县| 汉阴县| 利辛县| 东丰县| 吉木乃县| 衡水市| 牟定县| 朝阳区| 饶阳县| 龙井市| 岑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