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買前“秀色可餐”買后“花容失色”

    市場攤位不許用“生鮮美顏燈”

    新規12月起施行,違者可罰5000元至3萬元

    在市場攤位燈光照射下,看著水靈新鮮的蔬菜和肉類,買回家后卻大變樣,“失色”許多。其中的奧秘,就在于攤位上那一盞盞給生鮮食品開“美顏”的“生鮮燈”。

    經營者使用特殊燈具,通過調整光照顏色,可以讓銷售的生鮮農產品看起來色澤亮麗。這種專門給生鮮農產品提色增亮的燈具,被形象地稱為“生鮮燈”。

    記者2日前往福州部分市場走訪,發現“生鮮燈”在生鮮區使用非常廣泛,對消費者形成嚴重誤導。

    現狀:

    “生鮮燈”廣泛使用

    2日上午,記者在鼓樓區福大市場看到,生鮮肉區所有商戶的臺案上方都懸掛了“生鮮燈”,成了一片“紅海”。在燈光的照射下,柜臺上擺放的肉看起來十分新鮮。“開‘生鮮燈’可以讓肉看起來更漂亮更新鮮,買的人自然就多了。”一名商家說。

    福嶼路早市有五六家肉鋪,商家也都使用了不同款式的“生鮮燈”。記者詢問一家商戶的老板能否關掉“生鮮燈”,對方回應說,關掉后光線暗,影響銷售。

    記者在倉山上渡、晉安新店的多個農貿市場也發現,肉鋪基本上都使用了“生鮮燈”。

    熟食店也會使用“生鮮燈”嗎?

    記者在鼓樓區西河附近的一家熟食店看到,熟食柜臺上方同樣開著多盞“生鮮燈”。福嶼路、上下杭的多數熟食店,也在使用“生鮮燈”。

    不過,對比發現,“生鮮燈”關閉前后,熟食帶給人的感官變化不大。

    記者在福州部分大型連鎖超市看到,這些地方使用的多是色溫較高的照明燈,燈光冷白,接近自然光,燈光照射下的生鮮產品整體看上去較為自然。

    來源:

    線上線下都可買到

    這些廣泛使用的“生鮮燈”來自哪里呢?

    記者登錄某購物網站,輸入關鍵詞“生鮮燈”,跳出的記錄超過2500條。這些“生鮮燈”的價格在20元到200元之間,賣家的宣傳頁面寫著“夠大、夠亮、夠鮮”“強勁增鮮”等字眼。

    點進部分鏈接后記者發現,“生鮮燈”銷量低的單品售出上百件,銷量高的則售出近5000件。

    在一家已售4300多件“生鮮燈”的店鋪里,“生鮮燈”的鏈接包含了10款不同顏色的燈具。據店家介紹,暖黃光效果適合水果、面包等產品,顯得有光澤;暖紅光適用于熟食、燒鴨、鹵味等,顯得更新鮮;淡藍光適用于水產、冰鮮等產品。

    線下的情況同樣如此。在福州幾個燈飾市場,記者詢問商家后,他們都表示,市場里都有賣這些產品。一名商家表示:“賣了好幾年了。我們的燈又不會損害什么,放心買,隨便用。”

    新規:

    12月起不得使用

    “‘生鮮燈’一開,把肉照得又紅又鮮,一些不新鮮的肉在這種光線的照射下也很難分辨出來。有一次,我把肉買回家才發現已經壞了。”市民邱先生說。

    “每次去挑肉,眼睛都很難受,燈光太亮太刺眼了。”“那種‘生鮮燈’看一會就頭暈眼花,太傷眼睛了。”走訪中,不少市民向記者抱怨說,自己因為“生鮮燈”的存在遭遇了不愉快的購物體驗。

    針對這一情況,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辦法》明確,銷售生鮮食用農產品,不得使用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誤導消費者對商品的感官認知。《辦法》2023年12月1日起生效。

    《辦法》規定,如食用農產品銷售者違反這一規定,將由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如拒不改正,將被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新規將于12月1日起實施,現在還有4個月的過渡期。有關部門要加大力度,引導經營者逐步撤下這種‘美顏燈’,讓市民明明白白消費。”福建中美律師事務所的林律師說,屆時消費者如果發現有商家利用“生鮮燈”等照明設施誤導消費者,可以及時取證維權。

    商家:

    最好實行統一監管

    那么,商家是如何看待這一新規的呢?

    多名農貿市場的生鮮老板對記者說,以前使用“生鮮燈”算是行規,這次新規對“生鮮燈”的使用有了明確要求,他們會積極落實新政策。

    也有的商戶表示,自己本來就不喜歡用“生鮮燈”。“我每天在攤位前坐10個小時,眼睛都被燈光弄壞了,早就不想用了。但別人用自己不用,肉就很難賣出去,如果統一停用那太好了。”攤販陳女士說。

    采訪中有不少商家反映,攤位上的“生鮮燈”是由市場統一安裝的,他們不知道該怎樣處理。

    記者采訪得知,確實有一些“生鮮燈”是市場統一采購安裝的。對此,市場方面表示,將提前安排替換燈具,爭取在11月整改好。

    也有的市場管理方表示,“生鮮燈”是商戶自己安裝的,他們現在不便干預,新規施行后會要求商戶整改。

    面對即將施行的《辦法》,不少燈具商家已開展降價活動,爭取清理完庫存。不過,對于12月之后還賣不賣這種燈,多數商家不置可否。有商家表示,廠家正在開發新型的“普通燈”,也是針對生鮮市場的,這種燈雖然不再帶紅光,但照出來的效果會比正常燈泡效果好很多。

    福州市場監管部門相關人士表示,禁用“生鮮燈”的規定出臺后,社會關注度很高,市場監管部門將在做好宣傳工作的同時,按照要求落實這一新規,屆時市民如果發現商家存在違反規定的情況,可以進行投訴。(記者 江海 實習生 謝錦婷 文/攝)

    責任編輯:趙睿

    相關閱讀
    關鍵詞: 生鮮美顏燈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華福證券赴閩侯林祥謙紀念館開展五四青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乡市| 焦作市| 淳安县| 博罗县| 玉田县| 清丰县| 丹棱县| 宾川县| 潮州市| 苍南县| 安岳县| 嘉定区| 缙云县| 海城市| 天柱县| 太原市| 英吉沙县| 河池市| 永清县| 新密市| 监利县| 洛隆县| 康马县| 丘北县| 芜湖市| 滨州市| 奉化市| 舟曲县| 富顺县| 泉州市| 察雅县| 河津市| 英吉沙县| 万载县| 志丹县| 托克托县| 肇东市| 望江县| 武宣县| 永川市| 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