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人勤春來早。走在福州的田間地頭、生產車間,機械轟鳴聲、農具碰撞聲、農戶交談聲交織,一派熱火朝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而這些忙碌鏡頭背后的故事,耐人尋味。

    騰籠換鳥,農業有奔頭

    【鏡頭一】

    4日,瑯岐種業基地生機盎然。花菜、春菜等一畦畦蔬菜長勢喜人,工人忙著采摘、搬運。不遠處,智能溫控種苗繁育中心、蔬菜冷鏈物流中心等抓緊建設。

    【故事】

    去年簽約落戶瑯岐前,雪美農業已在長樂扎根發展12年。憑借工廠化生產、優質種苗供應等方面優勢,雪美農業口碑良好,進入新一輪擴張期,亟需擴大生產基地以滿足激增的訂單。

    新基地在哪里落戶?雪美農業董事長李向雪很發愁。出于生產、運輸保鮮的需要,種苗企業對交通、服務輻射范圍有較高要求。走了一圈后,農業基礎扎實、政策條件優越的瑯岐進入他的視野。

    此時,瑯岐的大片田地上機器轟鳴,推土機、挖掘機加緊平整土地,準備“騰籠換鳥”。騰出因粗放管理、經營不善而荒廢的“舊籠”,引來更多覓食的種業“新鳥”,打造一個“種業硅谷”。

    李向雪一眼相中瑯岐,但他的顧慮也不少。第一個“吃螃蟹”,到底“好不好吃”,他也沒底。地方政府的積極跟進和大力支持,讓他吃下“定心丸”。

    聽說是建設種苗、果蔬生產基地,周邊村民都很樂意。僅用兩三個月,230畝的福建省種苗創新基地(雪美農業瑯岐基地)項目用地就流轉完畢,總投資1.5億元。

    從簽約到建成投產,雪美農業瑯岐基地歷時不到1年。眼下,新建成的一期基地抓緊生產秧苗,保障下游種植戶能夠趕上驚蟄播種的“黃金期”。

    當前,福州正以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引項目、聚集群、促發展。截至2月底,全市104個特色現代農業重點項目中,88個已開工,占比84.62%,累計完成新增投資額5.02億元、占比14.32%。

    刷新顏值,農村有看頭

    【鏡頭二】

    清晨,臨海而建的福清市新厝鎮江兜村被薄霧籠罩。走在寬敞整潔的村道上,村民家的前庭小院花團錦簇、綠意盎然,隨處可見的自然公園、休閑設施為村莊增添靚麗風景。

    【故事】

    清掃庭院,修枝剪葉,給鄰居家的盆景澆水……一大早,江兜村村民王美福忙個不停。

    換成以前,王美福自認為沒這么勤快,“小院花草雖多,但不太打理,枯枝枯葉落了一地,雞也滿院子跑”。

    為什么會“轉性”呢?王美福說,村里推行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村干部每月都上門監督、檢查,做得好的不僅可以登上紅榜公示,還有積分獎勵,“我注意打掃了庭院的衛生,上了紅榜,覺得臉上有光”。

    “王美福家的庭院盆栽擺放整齊,雞也圈養起來,沒了異味。他還會幫助鄰里。”村干部王文珍拿著考評表,一條條地夸贊。

    像王美福一樣的江兜村村民不在少數。村黨總支書記王武林說,村里引入積分理念,建立清潔家園等隊伍,并設立積分兌換超市,促進村民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

    江兜村還建立保潔制度,按常住人口每500人配備1名保潔員的要求,配備了5名保潔員,保潔費用由村民承擔70%,剩下部分通過村財、鄉賢資助來解決。

    據了解,截至去年底,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行政村推行覆蓋率超過90%,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費村民繳交率達99.49%。

    眾馬拉車,農民有盼頭

    【鏡頭三】

    5日上午,長樂鶴上鎮榮端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蔬菜基地里,滿載著誘人西紅柿的小車靈活地穿梭在一座座數字大棚間。分揀中心內,工人們相互配合,快速有序地分揀著果蔬。

    【故事】

    最近正值產銷旺季,榮端農業專業合作社蔬菜基地工人“兩班倒”趕訂單、忙生產。

    合作社負責人王宜端一大早就趕到基地,一邊進棚查看果蔬長勢,一邊掏出手機,輕點屏幕,根據現場判斷,在數字管理系統上設置當天追肥的類型、時間和次數。

    王宜端文化程度不高,早年在其他種植基地幫工。2014年,市里主辦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開班。聽說這樣的培訓班不僅免費還能拿文憑,他馬上報名,學理論、磨技術、去示范基地觀摩,長了不少見識。“榮端基地現在使用的全自動水肥一體化設備、生產數據采集箱等,都是我在觀摩時學來的。”他說。

    受省農科院、市農科所等科研機構的專家影響和鼓勵,王宜端決心打破傳統,嘗試更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方式。5年前,榮端基地的設施開始“鳥槍換炮”。前期,眼見資金大筆投入,卻難以馬上見效,合作社的社員也頗有微詞。后來,看到生產竟能不懼風雨、病蟲害侵擾,產量、品質也明顯提升,社員紛紛對王宜端豎起大拇指,由衷感慨:“多虧當時聽了他的話。”

    現在,聊起合作社里的工作,村民張水清的言語中滿是自豪:“我主要負責生產端數據信息錄入、數字平臺展示,這在以前可沒接觸過哩。”幾年下來,除了最初集結的55名社員能分紅獲利,合作社還帶動周邊100多戶村民,人均年增收超5萬元。

    在福州的田野上,數以千計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涌現。截至目前,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有344家,市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有153家,市級以上家庭農場示范場有180家,有效帶動80多萬農戶。(記者 藍瑜萍)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華福證券赴閩侯林祥謙紀念館開展五四青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诸暨市| 宝山区| 泉州市| 黄石市| 长泰县| 仲巴县| 阿拉尔市| 洛川县| 涟源市| 轮台县| 奉节县| 乌拉特中旗| 田阳县| 仁寿县| 五河县| 永平县| 康乐县| 勃利县| 紫阳县| 瓦房店市| 定结县| 历史| 花莲县| 甘泉县| 霍城县| 阿勒泰市| 军事| 泽普县| 申扎县| 苍山县| 义乌市| 平罗县| 揭西县| 淮滨县| 纳雍县| 太谷县| 蛟河市| 尚义县| 静安区| 星座| 尼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