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創新,鑄就最鮮明城市特質

    十年間福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福光股份實現全球首創大口徑大視場透射式光學系統的設計與加工,并為“天問一號”提供多套光學系統。不懈攻關,把科技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閩都創新實驗室的高速高精度IC芯片光學量檢測研發項目進展順利。自主創新,為科技創新提供源頭活水;

    “揭榜掛帥”不問英雄出處,人才評價體系不斷優化。破立并舉,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釋放創新潛能,激發創新活力。

    ......

    這是創新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的10年,科技自立自強交出精彩答卷,科技戰略支撐能力不斷提升;這是創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的10年,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福州大地落地生根、碩果累累,勾勒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州科技創新發展的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

    打造科創走廊

    構建創新格局

    突破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技術、申請發明專利244件,孵化成立高技術企業10余家……這是閩都創新實驗室的“成績單”。

    自2019年授牌成立以來,閩都創新實驗室在市政府牽頭下,依托中科院福建物構所和福州大學建設,打造光電信息領域國際一流的創新創業創造高地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

    隨著重大科技平臺的相繼落地,去年福州科創走廊啟動建設,將建成國內一流的科技創新集聚地。目前,科創走廊云集46家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形成了“一城四區、十片多點”的空間發展格局。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與老城區實現聯動,福州軟件園、旗山湖“三創”園、晉安湖“三創”園等產業園承接著科創走廊帶來的創新流量。

    “全市科創走廊將分3年建設。至2023年底,科創走廊預計可實施載體總面積385.5萬平方米、可吸納創業就業人約12萬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486家、創新創業載體119個、研發公共服務平臺240個,建成若干個科創走廊點。”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福州科創走廊已建成載體217.3萬平方米,落地300個項目(企業),匯聚各類創新平臺逾360個。

    建設一流大學城

    培育創新生態圈

    近日,位于福州大學城的邁新生物診斷試劑生產基地迎來封頂。該公司與福州大學成立腫瘤診斷試劑聯合實驗室,其免疫組化試劑有效實現了國產替代,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第一。

    “10年來,我們與福州大學城共同成長。”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免疫組化腫瘤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銷售企業,邁新生物借助毗鄰福州大學城的獨特優勢,與福州大學等高校建立了密切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建設合作實驗室,進行科技成果轉化以及企業人才隊伍的培養,一步步成長為我國腫瘤病理診斷行業的“領頭羊”。

    近水樓臺先得月。近年來,大學城高校和周邊企業積極開展校企合作,200多家企業與高校78名科技特派員“結對子”,60多家企業聯合高校共建研發中心。依托大學城十多所院校以及多家大院大所,校企開展合作,共建研發平臺,一個生機勃勃的高新技術生態圈正在加速形成。

    緊緊抓住高能級產業創新源頭,福州大學城現已聚焦數字經濟、生物醫藥、光電和新材料等主導產業,引育了北卡科技、博思軟件、浩藍光電、邁新生物等一批行業領跑企業,目前正在進一步強化光電產業“鏈式布局”,重點對接福晶科技、大族激光、京東方等龍頭企業,并爭取華為、百度等頭部科技公司在福州設立5G通信實驗室,共同培育應用生態。

    在創新之風的浸潤下,如今的大學城已聚集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37家,打造出中國(福州)留學人員創業園、東南科學城科創中心、閩臺大學生三創基地等一批具有閩地特色、海絲海峽元素鮮明的載體。

    實施“倍增計劃”

    占領創新高地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的主力軍。10年來,福州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通過政府引導,科技項目帶動,落實分段補助、配套獎勵等普惠政策,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

    打造高新技術企業,重在挖掘培育。去年以來,福州加強挖掘培育調度,挖掘超過1700家科技型申報潛力企業,梳理1118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指導性企業進行培育。同時,采用線上與線下培訓相結合方式,開展常態性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認定培訓,共舉辦120多場市、縣(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線上培訓,超4500人次參加。

    “2011年,我們的高新技術企業僅317家,去年底已經達到2795家。”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10年來,福州通過制訂培育方案,不斷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創新主體全鏈條培育。2018年至今,高新技術企業年凈增數蟬聯四年全省第一,年增長率持續約36%以上快速增長。

    張榜求技術,英雄不問出處,福州不斷優化人才評價體系。2021年市科技局首次啟動市級科技重大專項“揭榜掛帥”項目,聚焦福州16條產業鏈,面向全市龍頭企業征集制約科技企業發展的關鍵“卡脖子”技術難題,揭榜10項;獲得省級重大項目“揭榜掛帥”5項,占全省56%。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啟動科技重大專項“揭榜掛帥”項目,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落腳點。

    10年來,福州相繼獲批“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獲評全國首批“中國軟件特色名城”“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蟬聯“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并順利通過國家創新型城市的評估。

    10年來,福州著力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全面激發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加快推進科創走廊建設,為福州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打造強勁引擎。

    如大潮奔涌,如細雨潤澤,創新要素正流淌在每一寸生機勃勃的福州大地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闊步向前,福州將持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用自立自強的務實之舉交出更加精彩的創新答卷。

    【十年精彩回眸】

    2013年,福州市被認定為“第二批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2015年,福州市發明專利量位居全省首位,專利申請突破萬件,4項專利榮膺第十七屆中國專利獎。

    2016年,福州相繼獲批“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同年福州市出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省會城市的決定”。

    2018年,福州市3家眾創空間獲得國家級眾創空間稱號,5項專利榮獲第十九屆中國專利獎,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和發明專利申請量雙雙突破萬件大關,并連續七年位居全省首位,10家企業榮獲“發明創新十佳民營企業”稱號。

    2019年,福州市研發經費支出連續3年保持全省第一,8人入選第四批國家“萬人計劃”,24項科技成果獲福建省科學技術獎,獲獎總數和一等獎數量均創歷年來新高,位居各設區市首位。

    2021年,福州市正式啟動科創走廊建設,閩都創新實驗室、海峽實驗室等高端創新平臺相繼落地福州。

    2022年,福耀科技大學(暫名)開工建設,將瞄準制造業高端技術短板,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化視野、創新精神及能力的高素質應用研究型人才。(記者 張笑雪 張鐵國)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藝術是責任,藝術家是翻譯者——“Fre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囊县| 阿瓦提县| 伊宁县| 海宁市| 兴山县| 澄迈县| 池州市| 三都| 铁力市| 普兰县| 德昌县| 尼勒克县| 呼图壁县| 阳曲县| 玉溪市| 屏东市| 株洲县| 闸北区| 兰州市| 闸北区| 公安县| 攀枝花市| 长武县| 德格县| 安丘市| 乌兰察布市| 吉安市| 浮山县| 温宿县| 江阴市| 邵武市| 蒙自县| 黑水县| 昌黎县| 洞头县| 泸西县| 伊春市| 清远市| 开封县| 那坡县| 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