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記者13日獲悉,在福州的“天涯海角”——連江縣苔菉鎮,蝦皮迎來了上市旺季。在該鎮的茭南村,蝦皮不僅是舌尖美味,還是當地鄉村振興的“致富密碼”,去年產值達到約8.6億元。

    苔菉鎮地處黃岐半島最末端、福州最東端,漁業資源尤為豐富。眼下,正是蝦皮加工季。晨曦初露,一艘艘漁船滿載而歸,大批鮮活的毛蝦源源不斷地運至茭南村的碼頭。毛蝦多分布于東海和黃海,是我國海產蝦類中最大的蝦類資源。毛蝦干制后,體小、皮薄,大約三厘米,看起來只有一層皮,故得名蝦皮。

    在村里的林振龍水產蝦皮加工廠,數十名工人有條不紊地對毛蝦進行各項操作——清洗、煮熟、吸水、烘干、篩選、包裝。“相較于此前的全人工操作,如今的自動化生產大大提高了效率。原先加工2000斤蝦皮需要一晚上時間,現在僅需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完成。”該加工廠負責人林秉風說。

    “茭南村從事蝦皮加工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有獨特的加工技術。”一名茭南村村民說。茭南村還引進了全國最先進的蝦皮烘干技術,從鮮蝦到成品不到6分鐘即可完成,不僅保證了蝦皮的品質,更讓口感一直保持在最佳狀態。

    憑借著獨特的蝦皮加工技術,“茭南蝦皮”深受市場青睞,享譽海內外,還入選福建省十大漁業品牌。

    蝦皮加工是茭南村的重要產業,據統計,茭南村共有40家蝦皮烘干加工廠,年產量可達1.5萬噸,去年產值約8.6億元,每年旺季可帶動就業500多人。

    “可是,幾年前這里是另一番景象——增收難、村容差,是個荒涼偏遠的小漁村。”茭南村黨總支書記林素芝介紹,后來茭南村通過做大蝦皮等水產品加工業,發展平流尾地質公園等旅游業,慢慢讓漁民富起來、讓漁村美起來。

    記者也了解到,為了做大做強蝦皮產業,連江還出臺了《關于加快蝦皮產業發展的八條措施》,如成立蝦皮漁船捕撈管理公司、落實“一品一碼”可追溯制度、建設蝦皮加工產業園等。(記者 鄭瑞洋 通訊員 陳成志)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匯通達網絡推動國補“下鄉進鎮” 助力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果县| 萨迦县| 南平市| 马边| 东平县| 元氏县| 庆云县| 博兴县| 高安市| 九龙城区| 宕昌县| 麻城市| 罗城| 米易县| 密云县| 涿鹿县| 漳平市| 朔州市| 思茅市| 千阳县| 宣恩县| 万源市| 兴国县| 南开区| 广河县| 遂溪县| 南靖县| 芜湖市| 柳州市| 松桃| 四会市| 南华县| 泸定县| 河间市| 涟水县| 宝山区| 长汀县| 阿城市| 留坝县| 来安县| 芮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