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省政府日前公布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福州21項成功入選。截至目前,福州已有省級及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94項(其中國家級16項)。

    福州此次入選的21項非遺項目,包括新增項目19項:福清詞明線戲、瑯岐肩頂戲、鳴鶴拳、福州高樓米線、福州觀賞金魚培育技藝、義窯青白瓷傳統手工技藝、山葡萄藤編織制作技藝、福州古典家具制作技藝、福州肉燕制作技藝(依海)、雞湯汆海蚌制作技藝、福州古蒸魚燕制作技藝、連江下濂地瓜燒釀造工藝、百年洪家茶紅茶制作技藝、中草藥外治療法(尚干林氏中醫)、周氏喉科外治法、畬藥錘板拍打療法、福州拗九節習俗、花朝節傳統習俗、羅源進水宮廟會(過火);第一批至第六批擴展項目2項:福州角梳制作技藝(鼓樓、閩侯)、福州木雕(閩侯)。

    此次入選的省級非遺項目涵蓋傳統戲劇、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多個類別,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發源于瑯岐前鋒村的肩頂戲,在清朝末年時從古代民間迎神賽會妝臺閣的基礎上發展而成。肩頂戲以8名小伙子為臺柱,肩頂8名孩童,小孩負責唱腔和手部、頭部動作,大人負責臺位變換和腳部動作。步伐主要有踩街步、花花公子步、花旦步和貝殼步,上下兩人默契配合。肩頂戲的后臺音樂也很有特色,一般由七八人演奏,管弦樂與打擊樂或齊奏或輪套,節奏感很強。

    此次入選的鳴鶴拳是傳統拳術中南拳的一種,形象似鳥銜理羽毛狀,善用掌,常發聲,以聲助力,故有“鳴鶴”之稱。練鳴鶴拳能強身健體,深受市民喜愛。

    “舌尖上的福州”也沒有缺席,如福州人逢年過節必吃的肉燕。此次入選的福州肉燕制作技藝(依海)世代相傳,歷史悠久,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營養豐富、口感脆嫩,獲得“中華老字號”榮譽稱號。

    福州市非遺保護中心負責人表示,下一階段,福州將持續夯實非遺保護傳承工作,進一步完善非遺保護體系,提升福州城市文化軟實力。(記者 吳暉)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華福證券赴閩侯林祥謙紀念館開展五四青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通市| 资中县| 哈巴河县| 双江| 闸北区| 右玉县| 黄梅县| 武清区| 青岛市| 德庆县| 云林县| 吉安市| 通榆县| 常德市| 海阳市| 新干县| 大名县| 报价| 洛川县| 灵川县| 旅游| 商洛市| 施甸县| 巴中市| 浮梁县| 天津市| 阿鲁科尔沁旗| 遂平县| 嘉兴市| 个旧市| 全州县| 曲阜市| 丁青县| 罗平县| 双流县| 西平县| 洪湖市| 康乐县| 商城县| 东丰县| 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