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羅源縣松山鎮八井村,濃濃的畬鄉風情撲面而來。21日,福建省第十四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主題活動在這里舉行。活動著重展現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華民族團結進步的風采,展示福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培育的成果。
羅源縣有39個民族成份,少數民族人口22481人,其中畬族人口約占98%,是畬族主要聚居地之一,素有“畬風海韻”的美稱。近年來,羅源縣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可操作、可落地、有效益的幫扶畬族政策措施,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我們創新‘民族+’工作模式,在全國率先探索打造民族文化數字云平臺,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羅源縣委統戰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結合縣域實際,羅源縣逐漸形成了“民族+互聯網、教育、文化傳承保護、人才隊伍建設、鄉村振興、金融支撐、示范引領、社會治理、立體化宣傳”等工作實踐,從專項資金、人才隊伍建設等8個方面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提供機制保障,推動各族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為打造民族鄉村振興的產業引擎,羅源縣在專項資金、文化保護、人才隊伍建設等7個方面對民族鄉村發展予以政策扶持,大力培育民族產業示范點、示范帶,促進各少數民族鄉(村)發展特色產業。
經過幾年的發展,作為福建省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畬族聚居地之一,羅源縣2019年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今年初,羅源縣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羅源縣的民族團結進步成果是全市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福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鄉村振興工作有機融合,持續推進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在打造示范品牌方面,重點打造“有福之州·石榴籽精神家園”工作品牌,建設一批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示范基地。
在民族鄉村振興方面,建立市領導掛鉤幫扶民族村機制,培育民族鄉村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前2年實現全市15個少數民族建檔立卡貧困村脫貧摘帽,843戶少數民族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在推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持續加大對民族鄉村發展的資金投入,加快補齊民族鄉村基礎設施、教育、衛生、公共服務等發展短板和弱項。
成績是最好的證明。2018年以來,福州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個人各1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單位各1個,入選首批省級“民族鄉村振興示范村”培育名錄5個、全省民族團結進步重點區(單位)4個。
奮進新時代,福州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開啟新征程。“我們將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著力打造中華民族團結進步窗口示范城市,共同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力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市民宗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福州日報記者 林晗 通訊員 吳靜欣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省第十四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主題活動21日在羅源舉行2021-10-20
- 民族團結一家親 畬鄉羅源展新顏2021-10-20
- 長者食堂托起“無憂夕陽” 羅源探索農村居家養老之路2021-10-18
- 福建積極打造畬族醫藥產業2021-10-15
- 羅源千億產業集群打造再添新動能2021-10-09
- 重拳出擊 羅源“打非治違糾亂”見成效2021-10-06
- 羅源霍口水庫舉辦示范性職工勞動競賽2021-09-30
- 羅源舉行核酸檢測演練2021-09-24
- 羅源城隍廟完成修繕 保持了“古風”“古味”“古意”2021-09-23
- 百年古厝回響羅源武裝反抗第一槍2021-09-2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科技館新館擬2023年4月底竣工驗收2021-10-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