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9日,福州市召開慶祝第37個教師節暨教育強市推進大會,圍繞建設教育強市目標,對貫徹落實福州《關于建設教育強市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作了部署。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福州建設教育強市的工作目標:到2025年,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持續提升,福州教育綜合發展水平在全省保持領先,位居東南沿海城市前列。加大學校建設力度,新增20萬個基礎教育學位。實現“五個雙百”:全市年教育財政投入200億元以上,建設約200所學校,創建240所以上各級各類優質學校,培養200名以上優秀校(園)長、200名以上省級名優教師。

    到2035年,福州教育綜合發展水平達到全國先進水平,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著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培養大批“三創”人才,為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提供充足的人才和智力保障,學習型社會日臻完善,教育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全面建成現代化教育強市。

    圍繞立德樹人、學有所教、學有優教,《實施意見》將重點推進落實教育強市“十大工程”。

    立德樹人工程

    構建全面育人培養體系,聚焦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完善落實“五育”課程,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深化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實施思政課建設隊伍、課程、教法、機制、環境等五大創優行動。落實教育評價改革,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理念,堅決克服短視行為、功利化傾向,落實各級各類學校評價標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到2025年,全市建成100所青少年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基地校示范校、100所書香校園、100所美育基地校示范校,培育100所體育傳統特色校,創設100個勞動教育實踐特色項目;評選100堂思政課示范課,每年開展100場思政課示范課巡講活動。

    學校布局優化擴容工程

    實施城區“1+3”引領(“1”指推動主城區學校提質增效,“3”指推動濱海新城、大學城、三江口3個區域學校總體提升)、縣(市)多點輻射戰略布局,讓教育適應福州城市總體發展需要。全力推進基礎教育學校建設、新改擴建一批基礎教育學校。到2025年,建設公辦幼兒園60所,擴容學位2萬個;新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100所,擴容義務教育學位14.2萬個。

    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工程

    推進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發展,全力保持學前教育“兩率”高位發展,到2025年,各級示范性學前教育資源覆蓋面擴大到55%,新增省級示范園18所。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深化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提升義務教育學校整體辦學質量,到2025年,打造130所以上省級義務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設學校。實現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加快推進普高達標創建升級,到2025年,全部普高完成達標建設,省一級達標高中達到28所。強化提升教育研訓水平,重點解決教育研究院缺編、缺員等問題,到2022年,全市12所縣級教師進修學校全部實現省級標準化建設達標。

    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工程

    推進職業教育內涵提升,穩步推進“三教”(教師、教材、教法)改革,探索組建“1+1+X”(1所應用型本科高校、1所高職院校、若干所中職學校)辦學聯盟,到2025年,省級規范化及以上優質中職學校比例達80%。推動產教融合深入發展,加快推動福建省職教城規劃建設,爭創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到2030年,培育50家適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的產教融合型企業。

    優質學校、優秀校長、優秀教師帶動工程

    實施優質校集團化辦學,推動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把工業(產業)園區配套學校納入教育集團覆蓋范圍,持續做大做優教育資源。到2025年,全市要形成50個教育集團,培育25個優質教育集團。實施校長卓越計劃,啟動實施本級優秀校長培養方案,探索優秀校長在全市范圍內合理流動。到2025年,全市遴選200名以上優秀校(園)長,并形成常態化的動態補充機制。實施名師領航工程,加強教師考核管理,把師德師風作為教師評價的第一標準。到2025年,建成35個市級名師工作室,培養20名省級教學名師、200名省學科帶頭人。

    教師隊伍提升優化工程

    優化編制職稱管理,強化編制與崗位保障,理順教師編制與職稱崗位的管理機制,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完善階梯培養體系,針對新入職教師、青年教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等教師不同發展階段特點,實施教育人才靶向定向培養。推進教師輪崗交流,加大城區優質校與鄉村校、薄弱校之間的師資雙向交流,探索大學區教師交流機制,靈活認定教師支教資格,進一步激發教師輪崗交流的積極性、主動性。

    獎勵激勵工程

    全面提高教師待遇,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不低于公務員平均工資,落實班主任獎勵金、特殊教育崗位補助等各類獎補,保障編外合同教師、鄉村教師利益,不斷提高教師的獲得感、滿意度,增強優秀人才來榕任教吸引力。

    智慧教育引領工程

    打造智慧教育福州樣本,推進“1+4+N”智慧教育生態系統建設(1個重點平臺:福州市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4個重點系統:智慧校園綜合管理系統、教師職業能力建設管理系統、教育裝備應用運維管理系統、“榕教之窗”系統,N個子系統),依托數字福州建設打造“互聯網+”智慧教育新生態,爭創國家智慧教育示范區。加快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推動物聯網、5G、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推進“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三個課堂建設,全面推廣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到2025年,建成50所智慧校園示范校。

    教育治理創新工程

    切實為中小學教師減負,深化完善校內外多元融合協同辦學體系,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園。倡導參與主體多元、服務形式創新、活動內容豐富的中小學校內課后服務,不斷推進課后服務向課后家校協同教育方向深化。構建全民學習的終身教育體系,鼓勵個人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參與終身學習,支持用人單位為從業人員提供教育培訓,創造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學習型社會環境。

    城市發展融合服務工程

    加快建設國內一流大學城,同步謀劃建設科學城。實施“名校+”帶動戰略,支持在榕高校加強與國內外高水平大學、研究院所、實驗室等合作,引進優質資源,加快創新發展。實施校地全面合作戰略,擴大大學生規模,力爭2030年達到45萬人。增強城市軟實力,提升城市教育吸引力,以優質的公共教育服務,滿足各層次人才子女入學需求。用好教育強市帶來的政策紅利,增加城市人口,增添城市發展后勁。

    福州日報記者 趙昕玥 張旭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放心消費在福建”行動賦能福州商業街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唐县| 五原县| 屏山县| 土默特右旗| 蒙山县| 富源县| 平阴县| 内江市| 屏东市| 泸溪县| 从江县| 友谊县| 个旧市| 阿拉尔市| 灌南县| 鄂尔多斯市| 时尚| 天全县| 延边| 固阳县| 河池市| 修武县| 辽中县| 久治县| 万载县| 陆丰市| 无为县| 大埔县| 山阳县| 栾城县| 宿松县| 大城县| 托里县| 福海县| 沈阳市| 昔阳县| 丰县| 博客| 吉木乃县| 孝昌县| 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