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瑯岐“一區三基地”建設,打造以瑯岐為中心,閩侯、閩清、永泰、長樂、福清等多區域的果蔬生產供給基地。這是福州市《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行動綱要》提出的要求。
盛夏時節果蔬香,碩果累累采摘忙。盛夏的福州,洋溢著收獲的喜悅,福州市首屆果蔬節將于8月8日在馬尾瑯岐舉行。本屆果蔬節活動,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也是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做優做強特色優勢產業的具體舉措。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福州市委、市政府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間對瑯岐發展提出的要求,努力建設蔬菜副食品基地和優美旅游休閑度假區,持續推進“菜籃子”工程建設,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目前果蔬業已發展成為瑯岐乃至福州的特色優勢產業之一。
以瑯岐為中心布局果蔬基地
全市蔬菜總量居全省第一
“我們瑯岐的土壤鹽分比較高,長出的空心菜口感鮮脆,現在一天采收兩三噸還供不應求。”昨日上午驕陽似火,馬尾瑯岐新金東農場大棚內,一畦畦空心菜青翠欲滴,工人們正在加緊采收。
農場場長周華官說,自從建設了高標準大棚,夏季的葉綠菜再也不怕強光照和干旱缺水,產量和品質都有了保障。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則大大節省了人工成本,現在1人可以管護100畝蔬菜的水肥。
“這都得益于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的大力支持。”周華官說,在政府牽線搭橋下,農場還與樸樸、永輝對接,發展“互聯網訂單式”農業,構建“產、銷、運”一體化的云端銷售模式。今年農場將引進自動遮陽智能大棚和物聯網信息化管理技術,蔬菜年產量有望突破4000噸。
根據規劃,瑯岐按照“一區三基地”功能布局,大力發展蔬菜水果、畜禽、水產等種養殖業。2025年將實現優質果蔬種植面積1萬畝。2023年將建成集線上交易+線下體驗和農技、農資服務于一體的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
從“靠天吃飯”到高產穩產,從“面朝黃土”到農機在手,隨著農業現代化的不斷推進,我市蔬菜產業發展以設施栽培為突破點,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形成了布局合理、結構優化、有效供給、優質高效的現代蔬菜發展新格局。2020年全市蔬菜累計播種面積達216.53萬畝,總產量428.97萬噸,總量規模居全省第一位。
優質果園打造福州“吐魯番”
產業鏈推動精品再升級
“巨峰”個大肉厚,還有淡淡的草莓香味;“金手指”形體修長,冰糖牛奶味滿口留香;“早玉”在陽光下散發出綠黃色的光芒,宛若寶石……眼下正是葡萄豐收的時節,走進瑯岐大大小小的葡萄園,仿佛置身果香四溢的吐魯番。
記者看到,葡萄園里的大棚上有細小的孔洞,既可以透氣,又能避雨。避雨大棚上還鋪設有反光膜,可以讓葡萄享受更加充分的日照,從而更加香甜。
“我們嚴格按無公害農產品標準生產,采用避雨大棚、滴灌設施栽培、有機肥、誘蟲燈、反光膜等農業技術。葡萄從種植到采收,全程無公害。”萬葉葡萄園負責人說,葡萄園占地70多畝,現有優良葡萄品種近20個。由于采用了物理及生物技術防控病蟲害,產出的葡萄品質優良,價格穩定。
瑯岐葡萄只是瑯岐優質水果的代表之一。在這個閩江口的島嶼上,位于西南部的閩臺精品水果合作基地成了新的“領航者”。
閩臺精品水果合作基地規劃面積5000畝,主要種植芭樂、火龍果、楊桃、葡萄等30多種精品水果。以生態化生產、現代化管理、精細化營銷、品牌化營運為導向,引進農業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新品種、新技術及先進管理理念,打造水果“產、學、研、游、創、教”產業鏈,實現果業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
“基地位于河口沖積島上,氣候溫和濕潤,晝夜溫差較大,咸淡水交界,適合種植瓜果,甜度高。”瑯岐經濟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基地已培育榕升、阡陌、福菱、創業公司等6家龍頭企業,流轉土地1800畝種植芭樂、火龍果、楊桃、葡萄等精品水果。預計今年產值約7500萬元。
據統計,2020年福州水果種植面積達78.87萬畝,位列全省第二。橄欖、李梅面積與產量均居全國第一,閩侯成為“中國橄欖之鄉”,永泰成為“中國李梅之鄉”。
以農促旅 以旅強農
果蔬產業助力三產深度融合
瑯岐三面環江、東臨大海,淡海水交匯的區域尤其適合紅蟳生長。2015年,瑯岐紅蟳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隨后,以紅蟳為招牌產品的“紅蟳公社”應運而生。
紅蟳公社一期建成后,不僅打造出養、旅、食、售一條龍的紅蟳產業鏈,原生態的鄉村也被賦予新生。村里陸續落地垂釣、民宿、文創等一批項目,還建成鄉村振興講習所、主題鄉村民宿、田園書吧、鄉村休閑等業態。
園區結合當地特色農耕文化,紅蟳公社改造出一個農耕文化體驗園,利用村里原來的瓜果蔬菜基地等,打造采摘區,讓游客體驗農耕生活。紅蟳公社還開設微菜園,吸引城區居民線上線下種菜收菜。
發揮瑯岐“菜籃子”優勢和區位與生態資源優勢,紅蟳公社不斷整合線上線下平臺資源,發展瑯岐紅蟳、優質蔬菜、精品果業、閩臺農業四大主導產業,培育一批“農業+休閑觀光”“農業+服務業”“農業+康養”新型鄉村產業項目,通過高質量的一產實現“以農促旅,以旅強農”的產業發展模式。
為了讓優質果蔬行銷更遠、流通更暢,瑯岐正在培育建設“食尚瑯岐”果蔬農特交易平臺,打通農產品走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為全方位打造福州“菜籃子”基地,實現可持續發展,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瑯岐模式”。
未來的果蔬產業,不僅是現代化的一產,更是內涵豐富的產業融合。近年來,我市加快智慧農業試點建設,以一產為依托,延伸產業鏈,不斷推進農業與二產、三產的深度融合。全市累計創建6個全國農業產業強鎮、17個省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市級以上休閑農業示范點達123家。
科技助力 協同會商
聚力構建現代果蔬發展新格局
藍圖已經繪就,奮進正當時。今年,市農業農村局與瑯岐經濟區管委會建立常態化協同會商機制,重點培育一批“三品一標”農產品,支持打造瑯岐葡萄等區域公用品牌。市農科所、市菜科所推進與瑯岐的產學研合作,重點推動種業科技創新、主要農作物品種更新換代,在新技術新品種領域加強合作。市菜科所還將持續長效對瑯岐開展科技指導服務,并在當地鄉村振興講習所設立專家工作站。
“十四五”征程已開啟,我市將緊緊圍繞抓好“菜籃子”工程建設,不斷提升果蔬生產能力,加快形成布局優化、結構合理、穩產保供、優質安全的現代果蔬發展新格局,為全方位推進福州高質量發展超越,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
相關鏈接
8月8日15時,福州市首屆果蔬節將在馬尾瑯岐紅鱘公社舉行。活動現場將分享“以農促旅、以旅強農”產業振興模式案例。食尚瑯岐農特銷售平臺將在果蔬節上精彩亮相,屆時將召開福州農特銷售平臺征集意見說明會。
本次活動由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和馬尾區政府共同主辦,瑯岐經濟區管委會等單位承辦。
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
責任編輯:趙睿
- 超70萬人次!福州這朵“云”火了!2021-07-29
- 福州殘疾人就業從“生存型”轉向“發展型”2021-07-29
- 福州15人獲評窗口行業“文明服務之星”2021-07-29
- 福州開展重點車輛隱患清零行動2021-07-29
- “好年華 聚福州” 學子體驗福州茶文化2021-07-29
- 日接種量可達2000劑次!福州城區新增新冠疫苗大型集中接種點2021-07-29
- 世遺大會持續聚焦“世界遺產領導力”2021-07-29
- 線上線下聯動 “抖in福州遇見世遺”今晚在福州上下杭落幕2021-07-28
- 福州加強老建筑保護和活化利用2021-07-28
- 福州市人大常委會新增3個基層立法聯系點2021-07-2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15人獲評窗口行業“文明服務之星”2021-07-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