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
福州新聞網7月1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李白蕾)近日,市人大常委會領導主持召開《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改)》專家論證會,聽取關于法規修改目的及修改內容的說明,并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圍繞法規適用范圍、保護內容、保護規劃、保護措施等方面進行論證。這部法規將于下月底提請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為賡續城市文脈提供法治保障,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關于歷史文化保護工作的理論和實踐,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古厝保護、海絲史跡保護以及閩劇、軟木畫技藝、脫胎漆器技藝、壽山石雕刻技藝、閩菜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全面發力。
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的立法工作正是習近平同志在擔任福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期間啟動的,《條例》于1997年頒布施行。“《條例》堅持‘針對問題立法、立法解決問題’,推動了三坊七巷的集中改造,為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堅持守正創新,構建符合福州特色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2013年市人大常委會對《條例》進行修改完善,制定了新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新法規出臺后,市人大常委會開展了執法檢查,將“完善歷史文化名城相關專項保護規劃、加快歷史文化名城信息化建設、繼續做好保護名錄的更新”等作為重點事項交由市政府研究辦理。如今,我市已經初步恢復以三坊七巷、上下杭、煙臺山為代表的歷史文化中軸線,彰顯“三山兩塔一條街”的傳統城市格局,古城韻味綿長,歷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和品位日益提升。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要內容,古厝和海絲史跡同樣受到市人大常委會的關注。2020年初,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福州市人民代表大會關于進一步推進福州古厝保護的決定》,強調古厝保護“堅持物質與文化相統一、歷史與現代相統一、保護和利用相統一、傳承與創新相統一”,福州古厝保護步入法治化軌道。為實施好該決定,市政府開展了新一輪古厝保護提升行動,大批活態保護的古厝煥發新生。
市人大常委會還采納代表議案,制定《福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條例》,成為全國第二個為海絲史跡保護進行立法的城市。法規于2018年10月1日施行后,市人大常委會適時開展了執法檢查,并對執法檢查審議意見辦理結果進行滿意度測評。目前,我市啟動新一輪海絲史跡全面普查和申報工作,海絲史跡維護修繕及周邊環境整治力度也在進一步加大。
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還重點加強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立法。《福州市閩菜技藝文化保護規定》已于2018年2月1日起施行;《福州市軟木畫技藝保護規定》和《福州市閩劇保護規定》于上月的市人大常委會會議獲表決通過,正在報省人大常委會批準;《福州市脫胎漆器技藝保護辦法》和《福州市壽山石雕刻技藝保護規定》兩部地方性法規正在審議過程中。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晉安區“Kuliang”志愿服務隊成立2021-07-17
- 福州小微工業企業 經營持續向好2021-07-17
- 福州豬肉價格連續下降 6月份環比下降了17.1%2021-07-17
- 63名“小候鳥”來福州開啟別樣暑期生活2021-07-17
- 福州4700多名學生“搖中”民辦初中2021-07-17
-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開幕 將審議泉州項目2021-07-17
- 守護中華文脈,習近平始終飽含深情2021-07-17
- 戰高溫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帶電更換柱上開關2021-07-16
- 福州地鐵提升運營服務品質2021-07-16
- 福州公布長護險首批評估機構、護理機構名單2021-07-1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大學實踐隊直播介紹古厝文化2021-07-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