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圍繞著保護海洋生態環境,長樂區持續開展“六五”環境日主題實踐活動。

    16日上午,在長樂區漳港澳海灘,作為該主題實踐活動之一的長樂區“清理海漂垃圾,守護碧海銀灘”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正式啟動,吸引近百名志愿者參加,現場清理海漂垃圾,以實際行動呼吁市民共同守護沙灘環境。

    志愿者頂著烈日保護沙灘

    活動由長樂區漳港街道辦事處主辦,長樂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共青團福州市長樂區委員會、長樂生態環境局、長樂區環保協會協辦,福州藍天佳好環境服務有限公司承辦。

    16日上午9時30分,隨著活動正式啟動,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們迅速行動起來。海灘上,塑料袋、飲料瓶、白色泡膜等海漂垃圾嵌進細沙,給海灘帶來諸多“顏值負擔”。志愿者頂著烈日,手持垃圾撿拾器,提著藍色垃圾袋,把垃圾一個個撿拾干凈,忙得滿頭大汗。

    志愿者董建新走走停停,不時彎下腰撿拾垃圾,垃圾袋很快就鼓了起來。董建新來自長樂區愛分享志愿者服務中心,已有6年的志愿服務經歷。“海漂垃圾破壞了整個海灘環境,我們有責任守護好海灘、保護好環境。”

    “大家的環保意識很強,聽到有這場活動,都主動報名參加。”漳港街道漳光社區志愿者李美芳一邊夾起垃圾一邊說,漳光社區來了不少志愿者,盡管天氣炎熱,但能用實際行動號召大家一起保護沙灘,再辛苦也值得。

    不到半小時,在志愿者的辛勤忙碌下,海漂垃圾被“一掃而光”,海灘恢復美麗容顏。

    長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科員陳書武告訴記者,海漂垃圾若不及時清理,既污染海灘環境,又直接影響周邊居民、游客臨海親海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所以提高群眾環保意識,積極組織開展海漂垃圾治理工作很有必要”。

    臺海漂垃圾綜合治理方案

    記者了解到,除了志愿者定期開展活動外,目前長樂區各鄉鎮(街道)均與第三方保潔公司簽訂海漂垃圾清理服務合同,并與陸上環衛保潔相銜接,進一步打造“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的海漂垃圾治理體系。

    福州藍天佳好環境服務有限公司是負責陸上環衛和海上環衛的第三方公司。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對于治理海漂垃圾,藍天佳好公司將發揮專業環境服務企業的優勢,加大常態化環境整治力度,為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長樂獻力。

    長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陳春霖介紹,2020年,長樂近岸海域水質位居全省沿海縣(區)前十,海漂垃圾清理量約1800噸。為進一步做好海漂垃圾綜合治理工作,切實解決群眾身邊海漂垃圾污染問題,實現岸灘、河流入海口和近岸海域垃圾治理常態化,長樂區海漂垃圾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上月制定了《2021年福州市長樂區“海漂垃圾綜合治理”為民辦實事項目實施方案》。

    按照要求,2021年各有關鄉鎮(街道)全部建成人員和設施配備較為健全的海上環衛隊伍,集中開展既有垃圾的清理、轉運和處置,近岸海面和岸灘存量垃圾明顯減少,實現海漂垃圾常態化清理。

    “下一步,長樂區海漂垃圾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將按照上級工作部署,成立區級海上環衛隊伍,建立海上環衛工作機制,使海上環衛工作達到常態化、專業化水平,實現岸灘、河流入海口和近岸海域垃圾治理常態化,進一步打造整潔海灘和潔凈海面。”陳春霖表示。

    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 見習記者 藍瑜萍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丨多維賦能,鼓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令哈市| 和平区| 桂林市| 崇文区| 定日县| 大新县| 荣昌县| 保亭| 阿拉善右旗| 漠河县| 望江县| 太仓市| 福建省| 前郭尔| 九江市| 万源市| 呼图壁县| 库尔勒市| 黎城县| 邵阳县| 枣强县| 盐津县| 莎车县| 旌德县| 霍邱县| 西平县| 潜江市| 双鸭山市| 兖州市| 旌德县| 五大连池市| 郧西县| 唐海县| 栖霞市| 道真| 徐州市| 临清市| 中山市| 清镇市| 西宁市| 湾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