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河與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緊緊“相擁”,是城中心的一條重要河道。從唐代的護城河,到元明清時的內河,再到如今的景觀水道,安泰河見證了“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的盛況,更承載了“最憶市橋燈火靜,巷南巷北讀書聲”的記憶。
記者17日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圍繞城區內河新一輪水質提升工作部署,由市水務公司負責,安泰河啟動全方位補短板工程。聚焦水清、水多、水動目標,目前,該河道補水工程已全面完成,核心區源頭雨污分流改造正加快收尾,本月底,“安泰新曲”就將唱響。
雨水污水“合住”
水質難題待解
安泰河位于吉庇巷,西起白馬路西關水閘,東至瓊東河,全長2.52公里。2017年城區水系治理過程中,修復了沿河截污管,還增設了2臺補水泵,讓河道水質達到地表V類水標準。
“‘底子’不錯,但周邊問題不少。”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因地處城中心,沿河老建筑、商鋪云集,排水系統老舊,雨污水大多未徹底分流,污水混雜雨水進入內河系統。此外,“服役”較久的化糞池、污水井和老舊管網,加上樹根侵蝕、路面沉降等影響,部分排水設施出現滲漏。以“進一步提升水質至IV類水以上”為目標,市水務公司著手進行河道的雨污分流改造,全方位做好安泰河水質“加法”。
問題逐一解決
補好分流短板
沿河歷史建筑排水系統圖紙無從查找,該怎么辦?沿河小街巷雨污分流改造在我市尚無先例,要如何下手?景區人流密集,怎樣把施工影響降到最低?改造伊始,難題就擺在面前。
市水務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摸清“家底”,水系治理時的“腳步丈量法”“一線工作法”和“卷地毯施工法”派上用場,下屬市排水公司帶著參建各方扎根一線,詳細摸排周邊12棟房屋及59家商鋪。
沒有現場圖紙,就自己手繪,再提交設計部門確認;摸不準地質情況,就查閱相關檔案;沒有管線圖,就咨詢相關部門……
根據輕重緩急和施工組織難易程度,施工被“一分為三”,按津門路至八一七路段(長約540米)、八一七路至澳門路段(長約323米)及澳門路至通湖路段(長約305米)分別實施。
“為確保工程質量,除管線選材嚴格把控外,我們還用上預制部件,提高安裝效率。”該負責人說,考慮到駁岸較窄,沿河步道平均只有2.5米寬,現場主要采取人工開挖,還設置了提升泵井,讓地勢較低處的污水也能“爬升”入管。
“這些‘大動作’能順利實施,多虧了合力‘作戰’!”該負責人說,鼓樓區積極協調,街道、居委會主動幫助對接入戶排查,材料堆場、施工時間安排、排水設施改造和安全文明施工等相關工作也得到居民和商戶大力支持;渣土轉運和內河水位調度等也有市城鄉建設局的全力協調,讓雨污分流行動全速開跑。
目前,津門路至八一七路、澳門路至通湖路段施工已順利完成,剩余八一七路至澳門路段(風雨長廊)本月底可全面完成。按最新水質監測數據,安泰河水質已達地表IV類水標準。
水多水動水清
盡顯“安泰風韻”
補足雨污分流“短板”的同時,水多水動的“加法”也在安泰河同步實施。通過搭起白馬河—安泰河的補水新通道,為河道再添動人風采。
市水務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在安泰河與白馬河交界處,增設4臺補水泵,用4根補水管從白馬河‘借’水,通過已建成的鋼壩閘,實現對安泰河水位的精準調控。”
施工期間,為確保安泰河上游正常景觀水位,8臺便攜式潛水泵上陣,做好臨時補水,加上精心組織“作戰”,不到1個月,補水工程便順利完工。
補水效果如何?據了解,補水前,河道流量為1.5萬立方米/天,補水后,河道流量達9.6萬立方米/天。此外,通過智慧化遠程實時監測,也能了解相關設備運行情況,對安泰河補水精準調控,讓驛橋故影、煙雨空濛、河畔笙歌、榕蔭伴水、古坊飄香等景觀節點魅力盡顯。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 通訊員 鄭杉 俞立珊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開展免費區塊鏈人才培訓2021-05-18
- 福州首個“家校社網”育人共同體成立2021-05-18
- “5·18”投資促進大會集中簽約30個項目,預期總投資超740億元2021-05-18
- 林寶金:勇于探索創新惠臺利民政策舉措 為在榕臺胞臺青創造安居樂業環境2021-05-18
- “5·18”乘風破浪正當時2021-05-18
- 福州連續舉辦志愿服務創新項目大賽:愛心更貼近 榕城更溫暖2021-05-18
- 記者探館“5·18” : 奇思妙想一籮筐 各地潮品任你選2021-05-18
- 第四屆海絲博覽會暨第二十三屆海交會今天在福州開幕2021-05-18
- 免費觀展!福州這場盛會即將開幕!逛展攻略戳這里2021-05-17
- 福建省韶樂慈善基金會揭牌儀式在福州舉行2021-05-1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鼓樓:聚勢謀遠創一流 首善之區蘊新機2021-05-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