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你看,這是我剛學做的包子!帶一個回去蒸一蒸,嘗嘗我的手藝。”近日,記者來到福州市鼓樓區洪山鎮的融僑錦江A區,64歲的孫玲克阿姨剛剛在“錦江久號長者食堂”上完課。

    這個“久號食堂”,就是洪山鎮錦江社區成立的“長者食堂+學堂”。去年7月開業以來,除了午餐,下午還有豐富的文體活動和學習課程。孫阿姨幾乎每個工作日都來吃午餐。“對我們老人家來說,太方便了!”

    像洪山鎮這樣的“長者食堂”,鼓樓區還有9家。去年,鼓樓區委、區政府將設立“長者食堂”列入年度為民辦實事項目,先行先試市級養老服務集成化改革,著力解決養老服務中的助餐問題。

    “我們把‘長者食堂’項目納入區‘爭當排頭兵’競賽活動,抓實抓緊場所建設,目前,全區10個街鎮均已投入運營‘長者食堂’,實現一街鎮一食堂。”鼓樓區相關負責人說。

    創新服務,解決老人就餐難題

    鼓樓區是福州中心城區,也是老城區,老年人口較多。對于他們,就餐難,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以洪山鎮錦江社區為例,2019年7月,社區進行了一次走訪調研。社區共有5個小區,60歲以上老人有1200多人。

    “我們通過三個月時間,逐戶上門了解老年人情況、征求意見,幾乎90%以上老人都希望盡快設立服務老年人的共享食堂。”洪山鎮錦江社區黨委書記鄢繼恩說。孫玲克阿姨就是“長者食堂”的積極響應者。“我們老兩口,沒有和子女住在一起。平時一大早就要出門買菜,回來洗菜,還要做飯、洗碗。對我們60多歲的人還好,小區有好幾個80多歲的孤寡老人,自己料理伙食很辛苦。”她說。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2020年初,鼓樓區把設立“長者食堂”列入年度為民辦實事項目,爭取當年底每個街鎮都成立“長者食堂”,幫助老年人解決就餐問題。

    洪山鎮迅速啟動相關工作,通過各方協調,融僑錦江A區物業提供了80平方米的場所,政府投入6萬元進行了裝修,由社區協調引進總部就在周邊的福建省久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參與運營。“對老年人來說,買菜、做飯很不方便,但對我們來說卻很簡單。”久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曾孔池說,得知要開辦“長者食堂”,他們非常樂意參與。

    2020年7月,食堂開門營業,住在錦江社區60周歲以上的老人,只要在社區登記辦卡,就可在工作日的中午到店用餐。

    “環境好、伙食也好,每餐10元,每天6個菜可選,三葷三素,魚肉都有。”孫阿姨說,現在食堂拓展了晚飯送餐服務,中午吃完飯可以訂晚餐,傍晚5點會送上門。

    因地制宜,多種模式促長效運營

    目前,鼓樓區的各個“長者食堂”,每人每餐大致在10元左右,合作方較難盈利。如何才能長效運營?

    “我們利用轄區不同街鎮的優勢資源,探索多元化運營模式。”鼓樓區民政局負責人介紹,鼓樓區“長者食堂”實行政府搭臺、社會參與、微利市場化運作,由各街鎮因地制宜選取運營模式,目前已探索出新建、引進社會餐飲企業設立、依托現有養老服務機構設立、依托機關事業單位食堂、引導民間組織自發設立五種模式。

    “錦江久號長者食堂”,利用社區由5個同物業小區組成、便于管理和協調的優勢,食堂由政府協調場所并出資裝修后,交由社會力量承接運營。

    而水部街道臨近五一路,其優勢在于老牌知名餐飲企業資源豐富。這里的“長者食堂”,則依托聚春園旗下的味中味美食廣場設立。

    記者在位于鼓樓區五一中路29號的味中味美食廣場看到,800平方米的場地,有專門的“長者食堂”取餐窗口,長者們與其他顧客座位不分隔。“這樣一來,再多長者,我們也能容納得下,而且占用空間成本不高。”該店“長者食堂”項目負責人曾煥銀說,正因如此,這家“長者食堂”面向全鼓樓區60歲以上長者開放。

    水部街道閩都社區黨委書記蔣敏介紹,社區和味中味是黨建共建單位,籌備之初,她就和聚春園接觸,探討合作方式。“聚春園有實力也有意愿承接‘長者食堂’,接觸不久,我們達成了合作。”

    “10元一餐,其實很難收回成本。但對于企業來說,除了經濟效益,也要追求社會效益。‘長者食堂’能服務老年人,也能為我們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可謂一舉多得。”曾煥銀說。目前,這一模式已在東街街道推廣。

    服務老年人,鼓樓各個街鎮因地制宜“各顯神通”。依托現有養老服務機構設立“長者食堂”,也是不少街道的選擇。“目前,鼓樓區已實現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轄區有4家養老機構、13個街鎮照料中心和69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養老服務場所總面積達5.9萬平方米,這些都是‘長者食堂’的良好依托。”鼓樓區民政局負責人介紹,目前,南街街道依托轄區養老機構(福頤養老院)設立“長者食堂”,鼓西街道依托轄區內天頤養老院設立“長者食堂”,安泰街道“長者食堂”則依托街道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

    省市機關事業單位較多,也是鼓樓區的優勢。借助這一便利,五鳳街道已對接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為老助餐服務。

    此外,在洪山鎮鳳凰池社區,有熱心居民自發在西郊經合社原老人會會址,開展老人助餐服務,弘揚社會正能量。

    拓展服務,既是食堂又是學堂

    隨著“長者食堂”探索的深入,“長者學堂”應運而生。老年人不但解決了就餐問題,還能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年近七旬的王桂蘭阿姨,是水部街道“長者食堂+學堂”的忠實“粉絲”:只要學堂有課,她肯定準時參加,上完課,直接在“長者食堂”就餐。

    “聚春園本來就是福州‘特產’,所以這里的教學很有特色。芋泥、八寶飯,都可以學到。”王阿姨介紹,她是企業退休員工,平時常幫女兒帶外孫。去年5月,她在“長者學堂”學會了包小籠包,回家后舉一反三,把包子捏成了小金魚,“我外孫特別愛吃,這之后,我也喜歡上了這里的課”。

    據介紹,“長者食堂+學堂”模式,由鼓樓區民政局牽頭,聯合區老年大學,依托“長者食堂”以及其他老年服務陣地,每月開設老年人學習課程,內容涵蓋生活方式、烘焙學習、家常菜學習及西餐學習等。

    蔣敏介紹,閩都社區老年學堂的另一大特色,就是線上學習。“你看,墻上的老年學堂二維碼,老人家掃一掃,登錄后,就可以在線觀看和學習太極拳、茶藝、書法、舞蹈、養生、理財等相關知識。去年疫情防控期間,有了線上課堂,老人家可以足不出戶地上課,很方便。”

    而在錦江社區,“長者學堂”延伸到了社區原有的文藝活動平臺。17支社區文化活動隊伍,總共320平方米的學堂場所,大大拓展了老人們的文化生活空間。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都县| 广元市| 和林格尔县| 会泽县| 涟水县| 通化县| 武陟县| 汾西县| 桃园县| 合阳县| 道真| 扶绥县| 黑山县| 子洲县| 承德县| 平邑县| 长垣县| 元朗区| 昭平县| 富阳市| 会同县| 阿鲁科尔沁旗| 阿拉善左旗| 双牌县| 德令哈市| 区。| 怀集县| 壶关县| 锦屏县| 大兴区| 桐柏县| 镇巴县| 象山县| 开远市| 哈密市| 读书| 定州市| 大厂| 潼南县| 临泉县| 东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