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創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征途上佳音頻傳,近日,2019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結果公布,福州在28個省會、副省級城市中躋身前十,受到中央文明辦的通報表揚。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對精神文明建設的久久為功,也為新時代上下同心、眾志成城作了生動詮釋。
小志愿者宣傳垃圾分類。記者 葉義斌 攝
文明是城市的夢想,孕育跨越發展的希望;文明是城市的筋骨,匯聚著砥礪奮進的力量。“全國文明城市”是對城市整體實力、內在魅力和發展活力的科學評價,是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創建難度最大、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最高榮譽,是一座城市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
堅持以人為本
實現創建為民創建惠民
文明城市創建,主體在民,根基在民,血脈在民。福州在創建工作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群眾利益,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創建成果、享受到創建實惠。
家住蒼霞新城的陳玨琴今年65歲,是一名殘障人士。每天清晨,她都會坐著輪椅去蒼霞公園轉轉,公園內的無障礙通道讓她出行無憂。她說:“別看小小的助殘設施,體現的是黨和政府的關懷,解決了像我這樣腿腳不方便的人出入公共場所的問題。”
近年來,福州持續深化生態福州、宜居福州建設,城區107條河道整治基本完成,43條黑臭水體全部消除,水質明顯提升,沿河環境顯著改善;建成12條休閑步道、15個生態公園、207個串珠公園,市民暢享推窗見綠、出門見園、悠游園林、親山近水的愜意生活。
政務服務水平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福州全面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事項超九成,政府服務的高效率,實現辦事百姓的“少跑腿”。不久前,福建成景運輸有限公司經辦陳浩登錄省網上辦事大廳辦理“運輸企業運輸建筑垃圾備案”事項,只用了10分鐘,就通過了審批。他高興地說:“以前相關審批手續需要二三個小時,市行政服務中心推出的‘秒批’服務,太方便了。”福州推出的“e福州”APP,惠及近300萬用戶,融合約70項便民、公共服務,大大方便了市民。
精心選樹典型
培育崇德向善好風尚
一個榜樣,一面旗幟;一群好人,滿城春風。福州始終把精心選樹道德模范、時代楷模、福州好人、最美人物等先進典型作為重要抓手,用群眾身邊的道德榜樣引領社會風尚。
在福清城頭鎮吉釣村是座小島,常住人口400多人,村民出行全靠渡輪,生活條件較艱苦。1986年,王錦萍中專畢業后,本可以找到一份城鎮工作,她卻毅然選擇回到海島,成為島上唯一的女村醫。數十年來,她的手機總是24小時開機,隨叫隨到,且上門開展醫療保健服務從不收出診費。去年,她獲評全國道德模范,是福州首位獲此殊榮的道德典型。“王錦萍向我們展示了道德模范的現實意義,那就是平凡之處見偉大、點滴之間見崇高。”聽了王錦萍的事跡報告,在市直部門工作的林先生深有感觸地說。
記者從市委文明辦了解到,去年以來,福州1人榮獲全國道德模范,1人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4人榮獲省道德模范,獲評人數均為歷屆之最,7人入選中國好人榜,14人入選“福建好人榜”,在全社會營造了學習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爭當道德模范的濃厚氛圍。
行有楷模,學有場所。近年來,福州精心選址、培育了鰲峰書院、廣東會館等7家市級“福州道德講堂”,定期邀請名家名師、道德榜樣宣講文明故事,依托福州古厝深厚的人文底蘊,大力弘揚崇德向善、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打造講學弘道的文化地標。福州還積極推進志愿服務站點規范化建設,在繁華街區、公園、車站等建設了30余個志愿服務驛站,城區社區全部建立志愿服務站點,“紅馬甲”成為城市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為推進志愿服務,福州還開展了志愿服務創新項目大賽,2019年立項扶持20個優秀志愿服務項目。種種舉措為市民搭建了踐行道德理念的廣闊平臺,推動最美風景輻射更廣闊的人群,滋養文明風尚。
創新宣傳方式
提升市民文明素質
市民是城市的主體,市民素質是城市文明程度的綜合反映。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福州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為主線,創新宣傳教育方式,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創建全過程、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各方面,使廣大市民在參與中規范道德行為、提高文明素養。
12歲的朱科宇是鼓樓區鼓東街道開元社區有名的生活垃圾分類能手,經常在社區舉辦的生活垃圾分類競賽中獲得滿分。“我經常參加‘垃圾分類文明挑戰賽’,玩著玩著就把垃圾分類知識學到手了。”朱科宇說。
朱科宇所說的“垃圾分類文明挑戰賽”,是市委文明辦推出的一款H5游戲,通過模擬垃圾分類場景,以樂促學、以學促用,讓市民在輕松的游戲氛圍中了解并熟練掌握垃圾分類規則,“霸屏”了市民的微信朋友圈。活動期間,游戲總參與量達640萬人次,有效培育了市民垃圾分類好習慣,提升了市民文明意識。
市委文明辦負責人表示,網絡文明建設已成為福州城市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明交通·城市榜樣”“向國旗敬禮”“公共文化校園行”等導向正、影響廣、互動強的網絡活動,拍攝抖音、VLOG等創意新、內容短、傳播快的微視頻,讓文明宣傳在更大范圍、更廣泛的人群中產生影響,讓市民潛移默化中通過指尖的“轉評贊”提升心間的文明。
法治涵養文明。近年來,福州通過立法推進、政策激勵等手段,不斷完善文明創建的法治環境,實現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科學化、常態化、規范化發展。在全國文明城市中率先出臺的《關于文明城市建設的決定》《福州市志愿服務條例》以及全國首部市級行政服務地方性法規《福州市行政服務條例》等各類法規、文件,織成福州文明創建的“法網”。今年4月29日,《福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獲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患流感戴口罩、公筷公勺、分餐制等一系列疫情防控中的好做法、好習慣,均被納入《條例》?!稐l例》還鼓勵單位和個人開展“拗九節”孝道文化傳承活動,挖掘閩都傳統習俗的文化內涵和道德魅力,弘揚孝老愛親傳統美德,提升家庭文明水平等。“將這些具有福州特色的文明行為寫入法規,市民更有認同感,實施起來也會相對容易。”當選多屆市人大代表的金建琳說。
近日,倉山區金山街道水都社區居民林一玲,接到社區隔天生服務中心送來的“健康包”,內有口罩、酒精、體溫計、免洗洗手液等防疫物品。“考慮到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社區不便開展聚集性的線下宣傳活動,所以組織了這次送‘健康包’活動。同時,我們利用社區宣傳欄、各類LED廣告牌廣泛刊播愛衛主題公益廣告,在小區業主群推送愛衛知識,將衛生防疫知識送到每家每戶。”水都社區黨委書記張嬿說。
據了解,福州將愛國衛生運動融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榮譽不僅是過去努力的結晶,更是未來前行的動力。站在新的發展起點,福州將以更高標準、更大決心、更強舉措、更實作風,持續譜寫文明城市創建新篇章,讓文明之韻滋養有福之州!
責任編輯:肖舒
- 福州這10個電動車固定換牌點 憑車主身份證可補領行駛證2020-06-06
- 福州法院生態司法保護綠皮書發布2020-06-05
- 福州鼓樓區檢察院全力打造有溫度的星級檢務品牌2020-06-05
- 福州至長樂機場城際鐵路項目開展專項勞動競賽2020-06-05
- 福州倉山區三叉街街道開展“文明餐桌”宣傳活動2020-06-05
- 福州倉山舉行應急演練確保汛期安全 各式裝備上陣2020-06-05
- 福州市政協開展專項民主監督活動 現場找問題提建議2020-06-05
- 福州臺江兩大商務區先行打造停車示范區2020-06-05
- 福州中職校招1850名“非遺”保護和緊缺專業推薦免試生2020-06-05
- 嚇呆!福州依姆一個噴嚏打出“吸血蟲”2020-06-05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