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福州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工作回眸

    2019年初,《福州市城市內河管理辦法》提交市人代會審議,審議之前全體代表參加視察,代表們為內河整治效果由衷點贊。記者 葉義斌 攝

    從1982年起,福州市人大常委會根據地方組織法規定,逐步探索開展地方立法工作。1984年10月,我市第一部地方性法規《福州市建設拆遷安置辦法》頒布實施,立法工作正式邁開步伐。歷屆市人大常委會開拓創新、接續奮斗,走出了一條符合福州實際、地方特色鮮

    明的立法之路,多項立法走在全國或全省前列。據統計,迄今為止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共制定地方性法規76部,經清理、廢止,現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規共有69部,為我市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

    明年元旦起,《福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將正式施行。“我市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首批46個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明年底前須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并制定配套的法規體系,市委對此高度重視,我們開展這項立法正是堅決貫徹市委決策部署的具體表現。”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負責人說。

    市人大常委會建立并認真落實立法工作向市委請示報告制度。“五年立法規劃、年度立法計劃都報請市委批準;法規制定中,涉及全局的重大事項和廣泛的利益調整問題,都及時向市委請示匯報;法規擬表決通過報批之前,就立法中有關問題及時向市委請示報告,堅決貫徹市委意圖,使法規更加體現黨委的主張、符合人民意愿。”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負責人說。

    2015年3月立法法修改后,圍繞市委中心工作,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了閩菜技藝文化保護規定、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條例、建筑垃圾管理規定、城市內河管理辦法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務實管用的地方性法規,保證了立法決策與市委決策相統一相銜接。

    注重發揮立法主導作用

    “我牽頭提出議案的《福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條例》去年國慶起施行??吹交窗补鸥G,長樂、福清等地的古碼頭得到了依法保護,我特別有成就感。”市人大代表趙容說。采納代表議案進行立法,是市人大常委會發揮人大在立法工作中主導作用的一大表現。

    “長期以來,地方性法規多由負責法規實施的政府部門起草,立法渠道較為單一。為了更好地兼顧各方利益,特別是公眾利益,多年來市人大常委會注重發揮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突出有效管用、彰顯福州特色,不斷提升地方立法質量和效率,切實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說。

    2003年,市人大常委會首次聘請4位有立法經驗的專家和學者擔任法制委員會的立法顧問,為人大主導立法提供法理和技術支持。次年,我市首次立法聽證會召開,《福州市物業管理若干規定》在立法過程中積極吸納公眾意見。之后,市人大常委會嘗試委托社會力量起草法規,并在立法前后開展評估工作,科學立法水平穩步提升。“2006年至2008年,市人大常委會連續三年對地方性法規進行立法后評估,了解法規的實施情況和產生的社會效果,以實踐檢驗法規內容的科學性。我們積極開展立法前評估,2013年首次委托高校對擬制定法規的立法條件、法規框架、法規效益、實施預測等內容進行評估,進一步提高了立法的科學性。同時還注重擴大社會公眾對立法工作的參與,2018年首次將同一部法規草案兩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最大限度凝聚立法共識。”

    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

    著眼于立法要因地制宜解決地方的實際問題。2018年2月起施行的《福州市閩菜技藝文化保護規定》是全國首部為保護某一菜系技藝文化而專門制定的法規。“因缺少對閩菜的有效保護,一些福州餐飲老字號銷聲匿跡,為閩菜技藝文化保護立法已刻不容緩。”提出這項立法議案的市人大代表陳長欽說。由于該法規非常接地氣,法規實施以來,多個“閩菜大師工作室”相繼成立、多家閩菜美食城投入運營、多本閩菜書籍出版發行,閩菜重煥生機。

    法規數量不在多在于精,要因地制宜解決地方實際問題,做到切實管用。遵循這個原則,包括《福州市閩菜技藝文化保護規定》在內的一批福州特色法規相繼出臺,不少成為全國或全省首創。

    為了保護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于1997年實施,成為在全國率先出臺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地方性法規;為了壯大福州茉莉花茶產業,我市出臺《福州市茉莉花茶保護規定》,實施5年多來福州茉莉花茶產業提速發展,國內外影響力逐年提升。此外,地下熱水(溫泉)管理辦法、壽山石資源保護辦法、閩江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等一批“蝦油味”濃濃的法規,為福州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福州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工作回眸

    絢麗的煙花在閩江上綻放。隨著今年《福州市煙花爆竹銷售和燃放管理辦法》的實施,我市燃放煙花爆竹將更安全、更環保。記者 鄒家驊 攝

    福州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工作回眸

    《福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明年元旦起實施,法規宣傳工作正如火如荼展開。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工作回眸

    每部福州市地方性法規實施之前,市人大常委會都會召開法規頒布實施新聞發布會,這已成為多年延續下來的慣例。通訊員 蔡從銘 攝

    福州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工作回眸

    去年初《福州市閩菜技藝文化保護規定》實施以來,閩菜重煥生機。圖為多位閩菜大師制作佛跳墻。記者 鄒家驊 攝

    發揮立法引領推動作用

    市人大常委會把地方立法作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重要任務,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法治需求,加強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重點領域立法,保證立法進程與改革發展進程相適應相協調,充分發揮立法引領和推動作用。今年起實施的《福州市城市內河管理辦法》將我市在內河整治實踐中創造的聯排聯調、生態治水、名錄制度和信息化管理等成功經驗,上升到法制層面,以法治方式推進城市內河治理工作。這是市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立法引領改革、推動發展、保障善治的創舉之一。

    引領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持續改善營商環境,2014年底,《福州市行政服務條例》頒布實施,這是在全國設區市中率先對行政服務進行立法。法規對行政服務事項的申請與辦理、行政服務部門及工作人員的考核與監督等進行了明確規范。法規實施3年內,我市就建設啟用12個縣(市)區行政服務中心、164個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和2213個村(居)便民服務代辦點,實現一站式服務。

    推動綠色福州可持續發展,我市制定了建筑垃圾管理規定、修訂城市內河管理辦法、制定煙花爆竹銷售和燃放管理辦法、制定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用法治力量保衛福州的碧水藍天。

    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制定了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志愿服務條例、法律援助條例、物業管理若干規定等一批民生法規,百姓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福州市立法的一系列“第一

    福州市出臺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規

    1984年10月頒布實施的《福州市建設拆遷安置辦法》是我市第一部地方性法規,該法規的出臺促使我市較早在全國實行舊城改造并取得較大成功。

    “從1985年完成古田路福州飯店等7個拆遷工地情況來看,動遷居民261戶826人,拆遷后人均居住面積為8.3平方米,比動遷前擴大27.5%。拆遷這么多戶,過去用幾年時間都難以完成,自從有了這部地方性法規,運用法律手段,僅用三個月就完成了拆遷安置任務。”時任市人大常委會城建委員會領導說。

    全國第一部保護教育用地的法規

    1992年,針對校園被擠占、新建校園用地得不到保障等問題,我市出臺了《福州市保護城市中學小學幼兒園建設用地若干規定》,成為全國第一部保護城市教育用地的地方性法規,有效解決了教育用地被征用蠶食的問題。

    “雖然這部法規只有簡明扼要的18個條款,但卻以法規形式保護了當時1000多畝教育用地,保障了福州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人民日報》刊登通訊給予高度評價,當時的國家教委也批轉全國各地參照執行。”市人大常委會領導說。

    第一部在媒體公布征求意見的法規

    2001年4月,按照我市地方立法條例規定,市人大在審議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法規草案時,要把有關法規草案在當地媒體上公布。當年,擬提交三審的《福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辦法(草案)》在《福州日報》上全文刊登,成為第一部在媒體上公布草案、向公眾公開征求意見的我市地方性法規。

    空氣質量關系千家萬戶,草案見報后立即引起市民廣泛關注。市民就加大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禁止在垃圾轉運站內焚燒垃圾、治理社區內飲食店廢氣污染等踴躍建言。三審稿鄭重采納市民建議,就焚燒垃圾作出了罰款規定,機動車尾氣排放不達標則規定不予核發年檢合格證。

    第一部舉行立法聽證會的法規

    2004年8月,《福州市物業管理若干規定(草案修改稿)》立法聽證會舉行,這是我市首次舉行立法聽證會,普通市民走到立法的前臺。90多人報名參加聽證會。聽證會前后,市人大常委會還收到書面意見70多件,11條聽證會上的意見被采納,寫入了法規。由于這項法規綜合了各方面的意見,頒布后深得人心。

    這次聽證會后,市人大常委會決定對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法規都舉行立法聽證會。后來,市人大常委會還就《福州市停車場管理條例(草案)》等民生法規組織了立法聽證會。

    市人代會通過的第一部實體性法規

    2019年1月9日,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福州市城市內河管理辦法》,這是我市人代會歷史上審議通過的第一部實體性法規。管理辦法規定,向內河水體丟棄生活垃圾最高罰款3000元,違法新改擴建排污口,逾期不拆除最高罰款50萬元。

    為配合市人代會審議工作,市人大常委會還在全省首開大會期間針對重要議題組織代表實地視察的先例。“法規此前已經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三次審議。作為大會立法的一個嘗試,我們廣開大門征求意見,代表們參與了視察調研、評估論證、審議修改等立法全過程,提出的120多條意見建議得到充分吸納。市委決策變成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法規實施后收效很好。”市人大常委會領導說。

    福州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工作回眸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從入境消費到離境退稅 跨境服務便利化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清市| 台江县| 光山县| 内江市| 仙居县| 苍山县| 贵阳市| 临泽县| 达孜县| 兴隆县| 阿克苏市| 神木县| 汉川市| 五常市| 新津县| 南康市| 洪雅县| 景泰县| 馆陶县| 修水县| 莒南县| 汝州市| 上饶县| 廉江市| 康马县| 桓台县| 华安县| 安国市| 瑞丽市| 宁化县| 新绛县| 虞城县| 青龙| 石狮市| 漾濞| 涟水县| 舞阳县| 安龙县| 广丰县| 富阳市|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