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海峽網3月5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農歷正月二十九是福州的拗九節。這天,福州人用糯米、紅糖,再加上花生、紅棗、荸薺、芝麻、桂圓等原料,熬煮而成的甜粥稱為拗九粥。這碗粥或用來祭祖或饋贈親友,或由已出嫁的女兒送回娘家,奉上一片孝心和祝福。

    拗九粥里滋味長。從2005年至今,福州已連續15年舉辦“我們的節日·拗九節”系列活動。拗九粥從民間走來,拗九節也被賦予了新的別名——孝順節,成為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孝老愛親節日,堪稱最具福州特色的傳統節日。

    從傳說到傳承 打造節慶文化品牌

    福州民間相傳,拗九節源于“目連救母”的傳說。鄉人感嘆目連孝心,仿其孝行,每年農歷正月二十九煮拗九粥孝敬雙親及鄰里長輩,并沿襲成俗。

    2004年,福州民俗專家方炳桂(已故)偶然發現一張老照片,畫面內容是清末民初一名婦女回家給父母送拗九粥的情形。方老感慨不已,100多年前,拗九節就是一個弘揚孝親敬老傳統美德的節日了。而2004年,始于草根的拗九粥已經不太“流行”,有些年輕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拗九粥。他覺得需要做點什么,喚起整個社會對孝親敬老的重視。

    “當年方老一提議,我就答應了。我們聯合福州大飯店嘗試舉辦了第一次拗九節活動。”福州同利肉燕第四代傳人、閩都文化志愿者陳君凡回憶,2004年的拗九節,百名來自10個行業的老人受邀而來,圍著圓桌喝粥,其樂融融。“一位老華僑激動地拉著我的手說,這是做了一件好事,喚起了鄉情,弘揚了孝道。”陳君凡告訴記者。

    當年的活動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方炳桂趁熱給市委文明辦寫信,建議把一家一戶的孝行放大到全社會,形成一個政府牽頭倡導、社會廣泛參與的“孝順節”。倡議被立即采納。2005年正月,市委文明辦等部門正式發文,舉辦首屆“拗九孝敬節”,這也是福州打造“我們的節日”系列民間節慶文化品牌的開端。

    15年過去了,拗九節已成為福州家喻戶曉的重大節日。“拗九節作為具有福州地方特色的傳統節慶文化,是福州市培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文明家庭建設、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市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可以通過組織開展系列活動、推動“申遺”等工作更好地傳承保護拗九節,讓優秀的節日內涵融入時代精神,讓這碗粥更有溫度,更能滋養文明。

    今年,在做好前期申報的有關準備基礎上,拗九節正式啟動申報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責任編輯:黃仙妹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亭县| 宕昌县| 扶绥县| 文安县| 阿拉善盟| 涿州市| 盖州市| 丰原市| 连江县| 名山县| 乡城县| 双流县| 龙游县| 巴东县| 高安市| 临泉县| 修水县| 旅游| 舒城县| 灌阳县| 承德县| 会理县| 曲靖市| 宜城市| 德昌县| 千阳县| 乐亭县| 大兴区| 基隆市| 大厂| 黔西县| 鄂尔多斯市| 巴楚县| 德兴市| 湾仔区| 武隆县| 浮梁县| 万山特区| 辛集市| 宁津县| 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