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正逆向結合 排查更精準

    此次西湖及周邊水系污染源排查,由市建委、市環保牽頭實施。排查區域包括西湖、左海、屏西河、銅盤河、梅峰河、芳沁河水系周邊共8.82平方公里。

    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如此大區域的排查工作中,正逆向相結合的排查法發揮了重要作用。“正向排查”,即從排水口到污染源的正向排查;“逆向排查”,即從污染源到排水口的逆向排查。

    魏冬福告訴記者,他們“復查”的梅峰路雨水井就是一次“正向排查”的成果。發現雨水井內有污水流動后,魏冬福一邊對照排水管線數據平臺的定位,一邊根據污水流向倒查,最終,在金海園小區路邊的雨水井里,發現了一根暗管,“來自小區的部分生活污水正從暗管排往雨水管,最終排入西湖周邊水系”。

    同在福州水務管網公司工作的黃強說,以往“正向排查”用得多,從沿河排水口倒查,雖是“順藤摸瓜”,但由于地下管網錯綜復雜,中途不斷出現管網分支,涉及大量的小區、單位、店面,常常一天下來,只能鎖定一個模糊范圍。不僅如此,還有一些老舊小區的管道信息還未納入排水管線數據平臺。

    “這時,結合‘逆向排查’,直接對小區、餐飲等污染源進行摸排,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黃強介紹,在菁華北大公寓排查時,他發現污水井下沒有小區的管道接口,而雨水井接口處卻冒著渾濁的生活污水。“有些小區物業和水電工會主動告知污水流向,我們現場確認核查就好。一般2個小時就能走完10個小區,是否向內河排污十分明確”。

    在正向、逆向排查共同作用下,相關部門共完成了697家涉水污染源排查工作,其中,111家污染源被“揪出”。相關的污染源綜合整治工作隨即拉開序幕。

    高科技助力 排查更高效

    除人為偷接偷排、歷史遺留管網問題等,地下管道、截污渠的自身病害也給西湖及周邊水系水質帶來了危害。

    但是,如何發現埋藏在地下的管道病害?如果單靠人力,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如今,檢測管道有兩樣高科技神器幫忙,它們是管道潛望鏡和管道機器人。

    21日下午,芳沁路旁,魏冬福和同事小趙,正用管道機器人對西湖邊上的一處截污渠進行階段性“復診”。這個機器人“頭頂”高清攝像頭和高強度探照燈,“腳踩”4個輪子,一旦鉆入地下,就可以對管道內壁進行360度掃描。“哪里的管道有損壞,哪里的管道有樹根‘侵入’導致滲漏,我們在地面通過顯示屏,看得一清二楚。”小趙介紹,機器人可以根據管徑大小更換輪子尺寸,單次能跑120米,如果截污渠里的水位高,它還可以“乘坐”小浮船進出。

    與管道機器人相比,管道潛望鏡的“身材”苗條得多。“有的管道口徑偏小,機器人無法進入,這時潛望鏡的‘千里眼’就要顯身手了。”說著,小趙拿出管道潛望鏡,通過伸縮桿將高清攝像頭放入一個檢查井內。在“千里眼”照亮管道四壁的同時,十幾米開外的管內影像也同步傳輸到了地面顯示屏上。

    據介紹,管道潛望鏡和管道機器人既能單兵作業,也能聯合作戰。借助它們,檢測人員已在西湖東側管道、截污渠內發現118處病害,在西側截污渠內發現56處病害。不僅實現了管道病害的精準定位,采集到的信息,也為后期的修復改造提供了準確的數據支撐。

    多方面協同 排查更全面

    都說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話在污染源的排查中得到了印證。

    在湖頭街的湖畔花園小區,有人利用小區夾層辦起托管所,還擅自建了4個衛生間,將排污管接入市政雨水管。這個隱匿在小區里的污染源就是被小區居民合力“揪”出來的。執法人員接到群眾舉報后,立即前往查處,及時鏟除了這個直排西湖水系的污染源。

    “與以前的單一作戰不同,針對此次排查,各級有關部門抽調精兵強將,組建了聯合排查隊伍。”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支隊伍里既有屬地鎮街(村居)工作人員,也有市水務公司和PPP項目包管網技術人員。每天,由社區工作人員帶隊,物業、水電工、居民提供“情報”,技術人員深入經營性場所、企事業單位、居民小區,以往難以檢測到的污染源也都被“一網打盡”。

    西湖及周邊水系綜合治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翻開日程表,可以看到,一套人員、責任明晰的摸排機制貫穿了排查的全過程。

    4月30日,福州市西湖及周邊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及指揮部成立;

    5月2日,污染源排查啟動,由市建委、市環保局牽頭統籌協調,區政府屬地負責,由聯合排查隊伍實施西湖及周邊水系污染源網格化排查;

    5月3日,市指揮部制定“第一批西湖及周邊水系綜合整治污染源排查表”“每日工作進度表”“工程進度表”“責任清單”“人員安排”等5項清單,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任務、要求和各自職責;

    5月26日,摸排工作提前一周收網。

    同時,西湖及周邊綜合整治指揮部統一領導,實施掛圖作戰,每日統計排查情況,每周編制工作簡訊進度,多方面協同推進,確保排查工作高效有序。

    在排查中,指揮部還堅持邊整邊改,及時查處違法。排查期間,封堵了直接影響西湖水質的排污口20個,對涉嫌超排的44家經營性企事業單位進行水質監測,頂格處罰24家超排單位,并將310家餐飲店列入污水隔油池整治計劃。

    上述負責人表示,雖然先期排查工作已告一段落,但定期“復查”仍會繼續,長效管理機制正在形成。市民如果發現有污水排入內河,可撥打環保熱線12369舉報。

    責任編輯:楊林宇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民县| 莱芜市| 石楼县| 视频| 涞源县| 乐业县| 潞城市| 定南县| 巧家县| 顺义区| 博野县| 云林县| 沽源县| 禄劝| 江津市| 垦利县| 孝义市| 溧阳市| 开化县| 孟津县| 澜沧| 宝应县| 信宜市| 红河县| 怀远县| 丹东市| 开远市| 潜江市| 莲花县| 克拉玛依市| 介休市| 丹寨县| 新和县| 象山县| 金华市| 滨海县| 朔州市| 磴口县| 九寨沟县| 汉阴县| 文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