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屬于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被禁止攜帶乘坐境內航班,同時福州各家快遞企業也統一停止收寄。6月30日,福州晚報相關報道見報后,引起很多人對充電寶安全性的關注。不少市民表示,家里存有不少廢舊充電寶,現在很擔心其安全性,但是卻不知道如何處置。
多數電子產品回收店
不愿收充電寶
讀者郭先生打進福州晚報熱線電話表示,自己平時出門旅行多,所以買了不少充電寶,現在家里還存著十多個廢舊充電寶,“我想知道該如何進行處置”。
記者首先來到寶龍廣場和蘇寧廣場的二手電子產品回收門店。愛回收、轉轉等多家線下店的店員表示,不回收充電寶。“它屬于低價值產品,我們一般不收。”工作人員建議,可以在平臺上試試能不能回收。隨后,記者登錄某平臺官方回收界面,發現其可回收品勝、小米等22個品牌充電寶。但是,問題又出現了,那就是,平臺表示充電寶不支持上門回收,需要消費者自己送過去。然而,目前福州快遞行業已經停止接收由個人寄遞的充電寶產品,所以,等于已經無法回收。
在資源回收“國家隊”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推出的專業化電子廢棄物回收平臺“芯碎無憂”上,記者也沒有找到相應的充電寶回收渠道。平臺客服表示,目前只支持手機回收,“預計年內將開放充電寶回收”。
那么,讓原品牌商家來回收可行嗎?記者致電小米、品勝的客服,對方均表示未開放官方回收渠道。
在二手交易平臺上,記者看到,有同城商家收二手充電寶,但是價格很低。以原價469元的小米充電寶25000為例,可正常使用、外殼無瑕疵、無功能性問題的,估值為80元。總體看,回收普遍折價超70%,甚至有的產品估值僅為2元。至于回收后怎么處理,這些回收商都語焉不詳。
可用鹽水浸泡后
棄至回收箱
如果正規商家不回收,消費者也不愿交由來歷不明的回收商處置,廢棄的充電寶又該如何安全處理呢?
記者發現,部分生產商已經給出處理建議。
例如,目前涉及“充電寶風暴”,正大批召回產品的廠商羅馬仕、安克等,他們在開放官方回收渠道后,也遇到了個人客戶無法寄遞的問題。對此,官方建議是,消費者可以將相關的充電寶產品放置于鹽水中,徹底耗完電池電量后,直接丟棄至有害物質回收箱。
業內人士建議,不能維護或維護風險高的鋰離子電池和電池儲能系統應予以報廢處理,可采用以下方案:使用質量分數為5%的鹽水持續浸泡鋰離子電池或使用自來水持續浸泡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刺破電池使水進入電池內部,電池反應完畢后繼續泡水兩小時后瀝干;使用質量分數為5%的鹽水持續浸泡鋰離子電池,檢測電池電壓低于2.5V后瀝干處理。
記者從長樂機場了解到,目前,機場充電寶安檢合格率約50%。對于被判定為不合格的充電寶,機場目前不支持過夜寄存或者郵寄,但后續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記者 江海)
責任編輯:趙睿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