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建新聞
    分享

    省衛健委推出“時令節氣與健康福建”系列新聞發布會 中醫專家教你驚蟄時節如何養生

    省衛健委推出“時令節氣與健康福建”系列新聞發布會

    東南網3月4日訊(本網記者 馮川葉 文/圖)3月5日將迎來驚蟄節氣。今日,福建省衛健委召開“時令節氣與健康福建”系列新聞發布會之驚蟄節氣。

    省衛健委中醫藥管理一處處長錢新春介紹,為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聚焦“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的防治理念,讓中醫生活化,生活中醫化。福建省衛生健康委決定圍繞“時令節氣與健康福建”主題,緊扣時令節氣和福建地域特點,召開系列發布會,邀請中醫藥領域的專家介紹中醫藥防病治病、預防保健的科學知識。共同探討時令節氣與八閩地區民眾健康之間的緊密聯系,通過科學普及和權威發布,提升公眾對健康生活的認識和實踐。

    時令節氣,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指導著農業生產,更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養生息息相關。中醫認為,每個節氣都會影響人體的生理和心理狀態。通過順應自然的變化,可以調整飲食、生活方式和情感,以保持身體的健康和平衡。在八閩大地,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使得時令節氣對當地居民的健康影響尤為顯著。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時令節氣的變化規律,并據此調整生活習慣,以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未來,我省衛健部門將繼續深化時令節氣與健康養生的研究,結合八閩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健康指導方案。同時也將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公眾的健康素養和生活質量。

    驚蟄時節這些養胃方法學起來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脾胃科科主任、主任醫師柯曉介紹,驚蟄時節慢性胃炎容易反復發作。如何養胃,他建議首先要保持舒暢愉悅的心情。常做深呼吸、按摩太陽穴、熱水沐浴、傾聽音樂等都能有效緩解壓力,消除緊張及焦慮。其次要注重飲食調養。食物選擇以新鮮、松軟、易消化為主。可選擇一些健脾祛濕的藥膳,比如山藥粥、蓮子百合湯、薏米湯等,既美味又養生。同時,要避免食用腌制、烤熏、生冷、油膩、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負擔。堅持散步、慢跑、保健操、打太極拳和做氣功等運動療法。但要注意適度運動,不要過度勞累,避免損傷脾胃。驚蟄時節應作息規律,早睡早起,睡前忌食葷腥油膩。

    驚蟄時節要注意膝關節保暖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康復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吳明霞介紹,春天氣溫剛轉暖,容易忽視膝關節的保暖,導致關節受寒,從而引發或加劇疼痛。對于膝關節問題,可以通過針刺膝關節周圍的穴位,如內外膝眼、足三里等穴配合溫針灸,起到祛風散寒除濕、補益肝腎、活血通絡的作用,從而達到緩解疼痛,恢復關節功能的目的。此外,針灸還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膝關節周圍的營養狀況,從而達到長期保健的效果。另外,艾灸也可以對改善因寒冷潮濕引起的膝關節不適有良好效果。特別是針對那些體質偏寒的人群,艾灸可以有效地幫助身體排出寒濕之氣,提高機體抵抗力。

    還可以通過中藥泡腳。如使用一些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藥材泡腳,如桂枝、紅花、川芎等,可以幫助驅除體內的寒濕之氣,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膝關節的疼痛感的同時,還能夠放松全身肌肉,緩解一天的疲勞,有助于睡眠質量的提升。除了針灸治療外,還要控制體重,少走樓梯,不爬山,避免給膝關節帶來過大的負擔。同時注意防寒保暖,適當佩戴護膝達到保暖、固定關節的作用。

    驚蟄時節中醫養生推薦四種藥膳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周陽杰推薦了4款中醫養生藥膳。

    (一)生梨貝母湯

    原料:生梨1只,川貝母3克,陳皮3克,冰糖或蜂蜜適量。

    做法:將梨洗凈去皮、核,切成小塊;川貝母、陳皮洗凈,陳皮切絲。將處理好的食材一起放入碗內或燉盅內,加入適量的冰糖或蜂蜜和水,上籠蒸1小時后取出,揀去貝母和陳皮即可。

    功效:梨具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利咽生津的功效。川貝母清熱潤肺、化痰止咳,陳皮除痰化濕、降氣止咳。此湯適用于春天“上火”導致的口干舌燥、咽癢咽痛等癥狀的人群。

    (二)生姜蘿卜粥

    材料: 生姜15克、白蘿卜100克、粳米50克。

    做法:生姜洗凈切成細絲。白蘿卜洗凈去皮后切成小塊。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后放入浸泡好的粳米,再次煮開后轉小火慢煮。待粳米煮至稍微軟爛,放入切好的生姜絲和白蘿卜塊,繼續小火熬煮。持續煮約20 - 30分鐘,至大米開花、蘿卜軟爛,粥體濃稠。

    功效: 溫中解表散寒、止咳化痰、健脾和胃。能夠有效緩解風寒感冒、食積不化等癥狀。

    (三)芪杞燉乳鴿

    材料:乳鴿一只、黃芪20克、枸杞10克、生姜3片。

    做法: 將乳鴿、黃芪、枸杞、姜片洗凈后放入燉盅,加入料酒和適量清水(沒過乳鴿)。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燉煮1.5-2小時,至乳鴿肉爛熟。

    功效:益氣補虛、滋補肝腎、養血安神。

    (四)芹菜粥

    材料:粳米100克、芹菜50克。

    做法:將芹菜洗凈,切成小段。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放入浸泡好的粳米,開火煮沸。轉小火,慢慢煮30分鐘,期間可適量加水,保持粥的稠度。在粥快煮好的時候,加入切好的芹菜,繼續煮5-10分鐘,直到芹菜變軟。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假日經濟上新:文旅多點開花 解鎖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雅县| 彭泽县| 胶州市| 花垣县| 五常市| 临夏县| 拜城县| 南阳市| 林州市| 从化市| 繁昌县| 讷河市| 黔西县| 泾源县| 华宁县| 和顺县| 龙江县| 常山县| 清涧县| 襄汾县| 阿拉尔市| 克山县| 铁岭市| 黄大仙区| 曲阜市| 哈尔滨市| 白城市| 富民县| 义乌市| 乾安县| 威远县| 视频| 伊金霍洛旗| 湘乡市| 航空| 手游| 灌南县| 虹口区| 长岛县| 黄骅市| 通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