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建新聞
    分享

    東南網7月9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通訊員 胡海明) 近日,省農科院占志雄科研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害蟲管理科學》上發表研究論文,系統闡述了特定波長的綠光對水稻重大害蟲褐飛虱自發活動、發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的影響。

    稻飛虱與稻縱卷葉螟并稱為水稻“兩遷”害蟲,主要依靠氣流遠距離遷飛,是爆發性和突發性的害蟲。農業農村部近日召開的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現場會指出,目前全國水稻“兩遷”害蟲已發生8970萬畝次,西南、華南、江南部分稻區呈大發生態勢。

    其中,褐飛虱是稻飛虱的主要類型之一,繁殖速度極快,且食性專一,只有取食水稻和野生稻才能完成發育,喜歡溫暖高濕條件,多在水稻穗期爆發成災。其整個生命周期分為卵、若蟲和成蟲三個階段,若蟲又分為5個齡級。

    該團隊的研究結果表明,長期夜間綠光照射下,褐飛虱成蟲自發活動的頻率及晝夜節律均受到干擾;1齡至4齡褐飛虱若蟲發育所需時間顯著縮短,5齡若蟲發育至羽化所需時間則顯著延長;第1次至第4次蛻皮和羽化的時間顯著偏移至夜間;所產卵的孵化率顯著降低,從均值47.49%降至36.69%。

    后續研究進一步揭示了變化背后的基因調控機制。轉錄組數據分析結果表明,綠光照射可顯著影響表皮蛋白、幾丁質脫乙酰酶和幾丁質酶等與表皮發育相關基因的表達量。該團隊還通過透射電鏡觀察,進一步確認了褐飛虱的表皮發育特別是內表皮、外表皮和孔道的發育,在綠光影響下可發生明顯變化。

    基于上述基礎研究數據及結果,該團隊自主研發出一款太陽能稻飛虱行為干擾裝置,并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應用。該裝置通過擾亂稻飛虱活動節律與生長發育過程,有效地將以褐飛虱為主的稻飛虱種群數量控制在防治水平以下。

    據悉,早在2009年,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便啟動“水稻重大害蟲褐飛虱綠色防控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并構建了以生物防治、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為核心的稻飛虱綠色防控技術新體系。

    施龍清和邱良妙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占志雄為論文通訊作者。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襄湖森林公園盛大啟動 繪就京津冀生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明市| 咸宁市| 中山市| 花莲市| 宜兴市| 施甸县| 平邑县| 同仁县| 资阳市| 湛江市| 瓦房店市| 社会| 南平市| 兴安盟| 新野县| 玉田县| 海丰县| 庆阳市| 蚌埠市| 株洲县| 崇州市| 石泉县| 巴林右旗| 齐齐哈尔市| 武清区| 同德县| 南木林县| 高雄县| 宣恩县| 靖边县| 四平市| 仪征市| 东乌| 苏尼特左旗| 商洛市| 土默特右旗| 湘潭市| 涞源县| 博罗县| 山东省| 泾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