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記者 王立彬、高敬)我國沿海地區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正走出一條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之路。11日在國新辦《中國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白皮書新聞發布會上,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孫書賢說。
沿海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重鎮,產業高度集聚,資源需求強勁,生態環境保護壓力大。孫書賢說,按《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涉海要求,自然資源部已編制海岸帶及近岸海域空間規劃,劃定海洋生態保護紅線,明確海洋生態空間和海洋開發利用空間布局,統籌優化重點用海活動分布安排。
在強化海洋資源要素保障方面,進一步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簡化優化落地項目海域使用論證要求和程序。嚴格管控新增圍填海和新增用島。穩妥有序推進海域立體分層設權,促進海域使用從“平面”向“立體”轉變,推動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探索賦予無居民海島使用權依法轉讓、抵押、出租等權能,逐步擴大用海的市場化配置比例。推進海洋產業轉型發展,加強海水淡化、海洋能開發、海洋生物資源利用、海工裝備等技術攻關,鼓勵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通過為海洋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塑造新優勢,涌現出一批像“廈門實踐”這樣的美麗中國建設、人海和諧典范。
在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沿海生態環境保護成效良好,美麗海灣建設進展順利。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郭芳說,目前沿海11個省區市都已制定省級建設方案和130個具體海灣實施計劃。通過“一灣一策”綜合治理,鼓勵基層創新,我國唯一的內海渤海,正走出近岸水質惡化、生態退化、資源衰竭、災害頻發的生態困境,通過連續兩輪重點綜合治理攻堅,2023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83.5%,比2018年增長18.1個百分點,正成為全球內海生態環境治理的新方案。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2023中國省級開發區百強榜單發布!福州5個入選2023-11-07
- 福州推進民營經濟闊步邁向高質量2023-06-24
- 福建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高質量舉辦讀書班2023-05-12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6月末我 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224億美元2024-07-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