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類型,有助于形成資產管理行業多層級的架構體系,促進行業更加專業化管理。同時,也能滿足專業私募基金投資者對所投私募基金配置大類資產的現實需求,豐富市場的產品選擇,扶持推動私募FOF等專業性強的機構實現優勝劣汰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近日下發的《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相關問題解答(十五)》,正式明確了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和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的申請條件和相關要求。這意味著繼此前3類備案私募基金之后,第4類全新的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即將展開備案,私募行業將正式走進資產配置的新階段。
根據2017年上半年完成的私募專業化經營分類,此前的私募登記主要分為3類,一是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二是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三是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
新私募類型門檻高
根據《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相關問題解答(十五)》,新的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有幾方面要求:一是要求實控人旗下機構至少有一家是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普通會員,或者要求登記3年以上、年均規模不低于5億元的觀察會員。二是在產品備案方面,要求單只產品的初始規模不低于5000萬元,存續期不少于兩年且封閉運作,投資方式主要是FOF(基金中基金),80%以上資金投入私募、公募等產品,要求投資單一產品不超過20%等。三是實控人秉持長期投資理念,在完成登記后繼續持股不少于3年,防止買賣私募“殼”。四是高管要求不少于兩名且有3年以上資產配置經歷,或者5年以上境內外資產管理經驗,且要求是全職。此外,還有控制杠桿,嚴格托管、信息披露等要求,涉及防范利益沖突、維護持有人利益,單一投資者的基金要求等內容。
私募排排網研究部總監陳伙鑄表示,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的門檻比私募證券和私募股權基金等基金管理人的要求更高,主要考慮是提高管理人的專業性,防止目前市場魚龍混雜的局面出現,形成良好的多層級私募市場。同時,有利于真正做好資產配置,讓專業人員做專業的事,更加有利于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成為投資者的真正優質選擇品種,提高我國金融企業的競爭力。
格上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曉晴認為,我國私募FOF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已成為市場上一股新生力量。從國際經驗看,海外成熟國家的投資大部分資金都是通過FOF形式等專業機構配置出來,FOF是成熟市場的主流產品之一。我國私募FOF未來有巨大發展空間,但目前參與資金大多以機構資金和企業資金為主,個人資金還相對較少。隨著國民財富的累積,我國高凈值人群多樣化理財需求的發展,私募FOF會成為其重要選擇,此時規范相關類型產品的登記備案恰逢其時。
形成資管多層級架構
截至2018年7月底,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達24093家,已備案私募基金為74777只,管理基金規模達12.79萬億元。其中,已登記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為8865家,備案產品為36280只,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合計14461家,備案產品合計超過3萬只;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767家,備案產品約為6000只。從規模上看,其他私募投資基金占比約為六分之一,與私募證券基金相差3000億元左右。
從管理人規模看,截至7月底,管理基金規模在100億元及以上的有233家,管理基金規模在50億元至100億元的有264家,全行業大型私募管理人數量占比僅為2%左右,絕大多數是規模50億元以下的中小型私募管理人。
監管部門為何在原有3類私募基礎上新增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類型?在陳伙鑄看來,主要是為了形成資產管理行業多層級的架構體系,促進行業更加專業化管理。同時,為了滿足專業私募基金投資者對所投私募基金配置大類資產的現實需求,豐富市場的產品選擇,扶持推動私募FOF等專業性強的機構優勝劣汰。
私募排排網研究部副總監兼定量研究組組長楊建波表示,備案新類型私募有利于銀行資管公司、保險資管公司等大型機構進行跨資產類別的配置,而對小型私募不算友好。
私募配置基金的牌照有望打通之前一二級市場基金不能互投的限制,但隨之而來監管問題也值得關注。例如,與普通私募基金相比,私募資產配置基金可以配置跨市場的不同資產類別,一級市場、一級半市場、二級市場,甚至非標產品。
私募FOF面臨洗牌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第4類私募管理人的出現,標志著私募行業將正式走進資產配置新階段。
楊曉晴認為,私募FOF會迎來更加健康的發展,但也面臨著洗牌局面,行業將會出現強者恒強、兩極分化的格局,部分脫穎而出的私募機構將會獲得市場的青睞,行業集中度會有所提高。
陳伙鑄表示,從監管分類的角度將私募資產配置管理人作為一種類型進行明確,有利于豐富私募類型,規范和推動FOF業務;豐富投資的產品選擇,實現真正的資產配置,通過真正的多元化配置,不僅給投資者帶來更好風險收益比的產品,也能有利于渠道向管理人轉型,提升管理能力,促進行業發展。
資產配置類私募基金管理人推出后,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類型及產品類型將更加多元化,此類機構可跨越多種底層資產類別進行投資,實際上不受專業化經營的限制。與公募在“泳池”里循規蹈矩競賽不同,新類型私募備案后,私募行業幾乎是完全自由地在“大海”中競賽,這對監管層和資產管理機構提出了全新要求。
私募排排網定量研究員劉有華表示,從長期看,新增私募基金第4類對于私募行業將會有較大影響。最大的改變是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的投資范圍極大放寬,除股票、債券、期貨、期權等這些常見的資產類別,還囊括了基金份額、衍生品、非上市公司股權、并購基金、房地產基金、可轉債、各類實物資產等10多種類型,比目前的私募證券類FOF更靈活更廣泛,投資途徑的多樣化,必將吸引更多的資金和優秀的管理團隊。
對于行業和合作機構來說,規范新私募類型有利于實現私募機構對全市場品種的覆蓋,引導渠道機構成為受托人,進而強化銷售機構的受托責任。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7個月1092只私募基金提前清盤保收益2018-08-13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北京銀行推400億“補血”計劃 城商行老大謀轉2019-03-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