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學
建議9
規范校內外補課行為
盡管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紀檢監督部門采取了各種措施,有償家教、有償補課和校外培訓機構補課并沒有得到有效管理。相反,由于校內補課資源大量閑置、校外培訓機構非正當競爭,不斷推高學生補課成本;學生也因為留守、托管、隨遷問題,造成假期管理出現斷層,帶來不少安全事故。 應該客觀認識家長需求,補課總比沉溺網吧強,要盡快建立校內公益、半公益補課和國家投入機制,規范校內外補課行為,從辦學資質、辦學條件、收費標準、質量評估、社會效能等各方面規范補課行為,而不是對教師有償家教、有償補課一棍子打死,讓社會補課成為不可監管市場。
建議10
縮短基礎教育年限
現在的孩子普遍比過去的早熟,所接受的信息量遠遠超過了二十年以前,我們現在依然堅持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學制是對教育資源、對學生生命的浪費,漫長的學校教育也增加了社會運行成本。 建議恢復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小學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學制,為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和大學教育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建議11
建立積極的心理健康救助機制
建立積極的校園心理救助機制,嘗試人性化的請假銷假制度,讓心理壓力太大的教師在醫院出具的心理疾患證明情況下帶薪休假,也允許學生在家長、老師和專業心理輔導人士的幫助下,用請假、療養的方式積極解決心理問題。
建議12
切實減輕教師非教育教學負擔
尤其是減輕地區政府部門強加給教師的維穩、衛生、宣傳、迎檢等方面的壓力,讓教師安心于自己的課堂教學和學生教育工作,做一個純粹的教育工作者。不要讓學校成為地方政府節省管理成本的幫手,更不要把那些教師不擅長的社會事務強加給他們做,或者讓教師做和教育教學毫無關系的事情,如代替教育局推銷教輔教材、或者要求教師幫助推銷就餐券,這樣會讓教師們感覺斯文掃地。
關于科研
建議13
拓寬教育課題和科研實踐途徑
目前教育課題和科研項目的申報,已經成為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教科所和掛靠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各級教育學會斂財的渠道,課題立項、科研資金的使用、評估結題等全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中,導致真正想做課題、做科研的沒有項目,沒有資格參與,以至于民間流傳,“官方課題一總結就成功,一推廣就失敗”,嚴重阻礙了教育科研的發展。應該建立各級課題和科研項目社會公開申報、公開審核、公開授權、公開考核、公開結題機制,推進經費公開、預算公開、招投標公開,教師、學校、學術團隊和民間智庫機構均可以直接申報、積極參與、公開評估,形成教育科研發展的好環境。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