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春回大地,上海興業路上的中共一大會址在陽光照耀下愈發給人以風華正茂的全新之感。

    會址門前,來來往往的人總要駐足觀望這幢百年石庫門建筑。

    100年前,這里是望志路,在樹德里這條尋常巷弄召開的中共一大改變了中國革命的面貌。

    今天,建筑無聲,但未曾改變的烏漆木門、磚紅雕花門楣、朱紅窗欞,卻讓紅色歷史的講述多了一份“原汁原味”。

    自2020年11月17日起,中共一大會址暫停對外開放,經歷又一次專業而細致的保護性修繕,正以“修舊如舊”的新面貌擁抱建黨百年。

    新華全媒+|為了那抹“一大紅”——百年會址守芳華原貌

    經過修繕,尚未重新開放的中共一大會址。(新華社記者劉穎2021年4月5日攝)  

    “我們希望最大可能地接近文物建筑本來的樣子,讓承載中國共產黨誕生光榮歷史的革命文物建筑,在建黨百年之際更好地講述紅色歷史。”中共一大紀念館陳列研究部副主任韓晶說。

    紅色,應是許多人對會址的直觀印象。充滿“精氣神”的雕花木板上,那抹“一大紅”背后是十多道工序的精細功夫。

    “歲月流逝,原來的紅色有的淡了、有的漆面剝落。為原原本本修繕好,我們用的是中國傳統工藝廣漆,需要老師傅們一遍一遍、小心翼翼地手工涂刷、打磨、批嵌,才能最后呈現出大家看到的朱紅色。”上海建筑裝飾集團有限公司中共一大會址修繕項目副經理趙為華說,廣漆漆膜也較厚,能很好抵抗紫外線對木質結構的損壞。

    新華全媒+|為了那抹“一大紅”——百年會址守芳華原貌

    為把百年會址修繕好,項目團隊請出約20名入行幾十年的老師傅。今年春節,他們大部分都沒回家過年。59歲的徐正堂來自江西上饒,他自愿留在工地上過年。(新華社記者劉穎2021年2月4日攝)

    在平時觀眾不大注意的地方,精細功夫同樣貫穿。

    從紅色窗欞向上望去,會址屋頂的瓦當別具特色——白底上畫著兩個對稱的黑色橢圓形,像一雙“熊貓眼”。

    “這樣的‘熊貓眼’瓦當,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較常見,但現在不管材料還是工藝都很稀罕。”趙為華說,項目團隊在上海及周邊地區細細尋找了許久,終于找到一批材料,再由老師傅們手工為約400片瓦當“點睛”。

    新華全媒+|為了那抹“一大紅”——百年會址守芳華原貌

    拼版照片:左上為工人拆下來的舊瓦當;右上為工人用工具為瓦當“點睛”;左下為已鋪好的新瓦當;右下為已鋪好的新瓦當。(新華社記者劉穎2021年1月14日攝)

    走進修繕現場,更多細節反映著守護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家園的神圣感和責任心:

    本次修繕要重新鋪設地板,在不改變房屋結構的前提下,施工團隊對經歷歲月風雨而朽壞的梁柱實施高難度的“醫治手術”;

    作為會址特色的清水墻經過了平色處理,使墻面顯出有深有淺的天然磚質感;

    本著“最小干預”原則,照明燈管被安裝在木格柵與木地板凹槽的暗角處,兼顧功能與美觀……

    種種努力,都是為了守芳華原貌,讓前來瞻仰的觀眾盡可能地“靠近”百年前“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一百年了,一看到會址仿佛真的能想象當年一大召開時的情景,她就在那里,告訴世人中國共產黨人初心是如何歷久彌堅。”家住會址附近的上海市民鐘女士說。

    為更全面地講述黨誕生的歷史,與中共一大會址相距約300米,太倉路127號也將“再現芳華”——那里是中共一大代表宿舍舊址,與中共一大會址同步啟動修繕,并將復原陳列。

    新華全媒+|為了那抹“一大紅”——百年會址守芳華原貌

    位于太倉路127號的中共一大代表宿舍舊址。(新華社記者劉穎2021年4月5日攝)

    緊鄰中共一大會址,中共一大紀念館正加緊建設,將于今年“七一”前亮相。記者了解到,新的基本陳列展廳建筑面積約3700平方米,將聚焦中國共產黨建黨初期在上海的革命實踐,展出各類展品超1000件,其中實物展品600余件。

    “守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不是要單純地帶大家‘回顧往事’,而是想讓每一位到這里瞻仰的觀眾都能汲取初心力量,蓄力前行。”中共一大紀念館副研究員楊宇說。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廈門國際銀行漳州薌城華僑支行:筑勞反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善县| 余庆县| 宝丰县| 新沂市| 密山市| 南汇区| 平度市| 南江县| 乌拉特中旗| 阿巴嘎旗| 汝南县| 许昌市| 红河县| 珲春市| 南漳县| 迁西县| 酒泉市| 综艺| 北流市| 马尔康县| 永善县| 昌黎县| 秭归县| 竹山县| 文水县| 满城县| 察隅县| 阳谷县| 佛山市| 芮城县| 江油市| 遵义县| 武安市| 枞阳县| 宁强县| 墨玉县| 桃园县| 五指山市| 砚山县| 仙桃市| 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