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 攝
海峽網9月1日訊(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1日上午,福建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啟動,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改革發展有關情況。
當天首場發布會為福州專場,福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尤猛軍,福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林飛,福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阮孝應圍繞“馬上就辦真抓實干 建設有福之州 打造幸福之城”介紹有關情況,并答記者提問。
尤猛軍說,7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福州人民眾志成城、奮斗不息,披荊斬棘、砥礪前行,展開宏偉實踐,書寫壯麗篇章。今日福州,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經濟社會發生了深刻的歷史性變化。
“上世紀90年代初,習總書記親自領導福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6年整。這6年,福州經濟增速年均超過20%,經濟總量進入省會城市前十,被譽為東南地區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尤猛軍說,習總書記親自制定的“3820工程”“閩江口經濟圈”“海上福州”“東進南下”等戰略規劃,擘畫了福州發展的宏偉藍圖;組織實施的“安居工程”“廣廈工程”“造福工程”“全民治水”“國際招商月”等重大舉措,構建了福州發展的全新理念;大力倡導的“四個萬家”“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等優良作風,注入了福州發展的強大動力。習總書記的這一系列探索和實踐,已經成為福州寶貴的精神財富,引領著我們,激勵著我們,成為我們奮斗、追夢的不竭動力。
尤猛軍介紹相關情況。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 攝
在發布會上,尤猛軍從四個方面介紹了70年來福州市取得的輝煌成就。一是從一窮二白邁向經濟強市。70年前的福州,農業占主導地位,生產力相當低下。人們曾形象地說,福州“四個煙囪”(發電廠、造紙廠、烏塔和白塔)只有兩個會冒煙。今天的福州,產業體系相對完善,綜合實力明顯增長,創新創業蔚然成風。70年間,福州GDP從1949年的1.26億元增長到7857億元,工業總產值從1952年的0.84億元增長到9968億元,財政總收入從1950年的188萬元增長到1118億元,三次產業結構從55.1∶13.7∶31.2優化為6.3∶40.8∶52.9。二是從紙褙小城邁向宜居新城。70年前的福州,市民大多數居住在簡陋、低矮的棚屋木房,被稱為“紙褙的福州城”。70年來,福州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功能持續完善、品質日益提升,實現了從紙褙小城向濱江濱?,F代化城市的華麗蛻變。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等稱號。三是福州從海防前哨邁向開放前沿。改革開放以來,福州得風氣之先、秉政策之利,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到2018年底,全市累計設立外資企業7675家,實際利用外資164.97億美元,來榕投資或設立機構的世界500強企業達93家,經濟外向度進一步提高,全面開放新格局正在形成。四是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70年前的福州,民生凋敝,人民生活比較艱難。70年來,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增投入、補短板、兜底線、促公平。全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從1949年的76元和47元,提高到2018年的4.4萬元和1.9萬元;城鎮居民、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從改革開放初期的58%和60.2%,下降到2018年的31.9%和37.4%;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下,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事業蓬勃發展。
尤猛軍介紹相關情況。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攝
林飛介紹相關情況。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攝
阮孝應介紹相關情況。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攝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聞發布會明日啟動2019-08-31
- 重磅!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10月1日舉行2019-08-29
- 福建5部電視劇入選新中國成立70周年"百日展播"片目2019-08-21
- 八一七 開啟“尋找初心”之旅2019-08-17
- 福建省佛教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藝晚會在龍巖舉辦2019-08-02
- "書中國答卷,繪出彩未來" 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2019-07-05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央視快評】體育是人民健康幸福重要組成部分2019-09-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