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3日消息(記者蔣勇)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今天(3日)下午3點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昨天(2日)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將安排3次大會發言、10次小組討論、1次界別聯組討論;另外還將安排3場記者會、3場“委員通道”集中采訪活動。發布會上,郭衛民還就中外媒體普遍關心的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民營經濟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中美經貿磋商等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全社會共同營造誠實守信環境 讓失信者寸步難行
針對近期有媒體曝光了一些學術不端、制假售假以及高檔酒店的衛生問題,郭衛民回應,建立社會誠信體系將是一項急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的工作。郭衛民介紹,2014年國務院出臺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近年來,有關部門積極落實《綱要》要求,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在稅務、工商、法院執行、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建立了一系列的聯合激勵和懲戒機制。從2013年10月到去年12月底,共累計限制失信人購買機票1746萬人次,限制購買動車、高鐵票547萬人次。這套體系的建設發揮了很大作用。
“前一段時間我們在處理一些‘霸座’現象時,就使用了這個系統,‘霸座’人就坐不了高鐵和飛機了。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是一項長期、復雜、系統的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營造一個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綠燈。”郭衛民說。
中央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措施效果顯現 民企發展前景好
除了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也是政協關注的重點。郭衛民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中央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措施效果正在顯現。“政協有不少來自民企的委員,大家確實感受到了中央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決心。這些措施內容非常豐富,比如說重點有通過對小微企業實施普惠性的稅收減免、清理規范經營服務性收費等,切實減輕企業的稅費負擔。通過對民營企業增加信貸投放,改革金融機構向民企放貸的監管考核機制等,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通過精簡審批事項和審批程序、清理違反公平開放透明市場規則等政策文件,積極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在郭衛民看來,只要政策支持到位,再加上用心經營,民營企業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郭衛民還介紹,去年,政協通過召開專題協商會、組織網絡議政和遠程協商,開展專題調研等方式,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對推動民營經濟的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去年全國政協組織的兩場遠程討論會中,其中有一場就是關于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可見政協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
“一帶一路”倡議與所謂“地區霸權”毫不相干
在昨天的發布會上,郭衛民還就“一帶一路”建設、中美經貿磋商等熱點問題回答了國外媒體記者的提問。
當前,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開展了一系列的項目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近年來,也出現了一些質疑的聲音,比如會上,來自哈薩克斯坦的記者提出了一個問題:有輿論認為中國在制造“債務陷阱”“搞地區霸權”。
對此,郭衛民回應:“到去年年底,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都積極支持和參與了‘一帶一路’建設,一大批重點項目落地見效,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受到了越來越多沿線國家的歡迎,也贏得了國際上的贊譽。你剛才說到的‘債務陷阱’問題,我們也注意到了這種說法。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債務成因是很復雜的,是歷史上形成的。中國的投資在這些國家債務中所占的比例比較小。我們的項目主要是基礎設施項目,對其長遠發展會很有利。‘一帶一路’建設給這些國家帶來的是發展和希望,把它說成是‘債務陷阱’,是沒有道理的。”
郭衛民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倡導的是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堅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與所謂“地區霸權”毫不相干。
中美經貿磋商已就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問題取得實質性進展
在中外記者提出的16個問題中,中美經貿磋商的進展情況也受到廣泛關注。郭衛民說,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合作是雙方最好的選擇。
此外,他透露了中美經貿磋商的最新進展。“這次中美經貿磋商是在兩國元首阿根廷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引領下,中美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談判,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服務業、農業以及匯率等方面的具體問題上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雙方將按照兩國元首確定的原則和方向加強溝通,共同做好下一步工作。中美盡快達成互利共贏的協議,不僅有利于中美雙方,對世界經濟將是一個好消息。”郭衛民說。
責任編輯:楊林宇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新任政協大會發言人亮相 談了這些…劇透20192019-03-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