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當陶瓷遇上中國畫 沈巖:讓每件藝術品成為孤品

    沈巖在創作中。

    在當代著名書畫家、文化學者沈巖看來,“陶瓷遇上中國畫”應該成為一個課題,值得藝術創作者共同深入研究和探討。

    日前,由沈巖主創的“陶瓷遇上中國畫”作品展在泉州展出。這次展出的22件陶瓷作品,均為他近期赴德化創作而成。

    【國畫·國瓷】

    “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產品代表的德化陶瓷,已成為中華文明的傳播使者,中國畫亦是從千年走來的深遠藝術,二者的結合相得益彰。”沈巖說,在白瓷上創作山水花鳥畫,既增加了白瓷藝術的附加值,也可以讓每一件作品都成為孤品。

    沈巖,原名沈逸生,號清流耕夫,1947年出生于福建詔安,現居北京,當代著名書畫家,文化學者,著名閩派藝術家,國家一級美術師、研究員。其作品先后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臺灣及新加坡展出。

    年逾七旬的沈巖與德化陶瓷的“相遇”,要從2015年在德化舉辦的中外藝術家泉州對話活動說起。那次,主辦方邀請了來自德國、英國、美國、加拿大、荷蘭、意大利、西班牙、日本、中國9個國家的28位國際知名學者、藝術家重聚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德化瓷的產地與中國千年制瓷歷史對話。

    “當時我受邀參加這場活動,感觸很深。”沈巖說,怎么在陶瓷上表現中華民族的東西,應該是我們要思考的,“外國人重視色彩、圖案,與陶瓷跨界的作品顯得時尚。但是,陶瓷理應和中國畫結合更緊密”。

    在他看來,“中國白”與中國畫的共同點在于文化基因。“民族審美是一致的,筆墨語言是一樣的,評價標準也相近。但二者也有不同,陶瓷的表現更為豐富,落筆后可修改,但在瓶型、器形上有所限制。”

    有了這次契機,沈巖迷上陶瓷上的繪畫。他很愿意在這門既極古老又新鮮的領域多一些探索。

    【詩意·新境】

    沈巖說,從平面的宣紙上創作,到立體的器皿上繪畫,筆法、用色都是不同的,需要創作者一次次揣摩。除此之外,還需要站在文學藝術和學術研究的高度,提升“陶瓷遇上中國畫”這個命題。

    經過一次次試驗,光潔的白瓷“遇見”水墨山水,碰撞出詩意與美好。“將傳統的文人畫風賦予陶瓷藝術,可以幫助我們樹立起中華文化的自信。”沈巖認為,陶瓷上創作,過去是工匠的事,藝術家也許不屑為之。但時代已然變化,“我們應該用筆墨語言,將中國畫和陶瓷的哲學情趣、審美思想結合起來。中國畫的許多特點,乃至中國自己的文化特點,其實都可以在陶瓷上表現出來”。

    其實,在造紙技藝發明以前,有一些最早的中國畫,是畫在陶器上的。至少在七千年前,中國先民就畫出各種線條圖案裝飾彩陶器皿。追憶古老的中華文明,再談“當陶瓷遇上中國畫”,也許你就會認同,這本身不是一門“新銳藝術”。

    “在德化陶瓷上創作國畫是很有期待感的,區別于宣紙上的描繪。”沈巖介紹說,從材質上看,德化陶瓷有著“中國白”的美譽,它比宣紙還白。從平面的宣紙上創作,轉換到立體的白瓷瓷胎上,創作技法本就不同。瓷畫完后還需要上釉,再放進爐窯里燒制,成品是未知的過程。

    他認為,德化陶瓷與中國畫的結合已有很長的歷史,但在今天依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那就是如何吸引更多中國藝術家參與到陶瓷畫的創作中來,把德化陶瓷推向一個新的藝術高度,為“一帶一路”文明對話增光添彩。(記者 肖榕 文/圖)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丨多維賦能,鼓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济纳旗| 体育| 任丘市| 武宁县| 勃利县| 旅游| 孙吴县| 银川市| 辛集市| 遂溪县| 兴义市| 腾冲县| 衡南县| 仲巴县| 通城县| 桑植县| 象山县| 晋江市| 新安县| 洪泽县| 西盟| 通渭县| 榆树市| 乌拉特中旗| 洛南县| 石嘴山市| 阜康市| 若尔盖县| 温泉县| 双柏县| 新郑市| 营山县| 和平县| 顺昌县| 合肥市| 扶风县| 怀安县| 双牌县| 蒙山县| 枣阳市| 乐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