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手指上下左右翻繞壓挑,彩色線繩如音符般歡快跳躍,幾十秒功夫,一只頂著萌萌“大眼睛”的“小蜻蜓”便在葛恩光手中“誕生”。

    “在我看來,這些五顏六色的線繩都是‘活’的。”68歲的葛恩光自6歲起就與“繩子”打交道。她說,隨著時代變遷,繩結作品不再僅僅局限于花樣繁多的“中國結”。

    中國繩結藝術可追溯至遠古結繩記事的歷史,數千年來由實用演變成裝飾手藝。

    走進葛恩光位于河北省石家莊的工作室,入眼處,小而唯美的“紫蝴蝶”“太陽花”“小靴子”,以及春花、麻繩大掛件等各類作品,把僅10平方米左右的小工作室裝飾成了五彩斑斕的繩結世界。

    葛恩光自學編織繩結,不斷探索創新。2010年,葛恩光的中國結制作技藝入選石家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葛恩光說,傳統繩結技法只有蝴蝶結、如意結等十幾種,但優秀的繩結匠人能夠根據需要將技法相互搭配,創作出千變萬化的作品。“這都是在千萬次練習中磨練出來的。創作復雜作品時,常常編了拆、拆了編,往往要花費數月時間才能成功。”

    “創新”,是葛恩光常掛在嘴邊的詞。為此,已近古稀之年的她常常要“揣摩年輕人的心思”,為繩結藝術增加各種新元素。在她看來,千百年的傳統繩結藝術,只有不斷創新,吸引當代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喜愛,才有傳承下去的活力。

    “中國繩結,每一種都擁有特別美好的寓意。”葛恩光說,在編織的時候是開心快樂的狀態,才能將美好的感情賦予到繩結上,傳遞給其他人。“每到編繩結時,平時生活里的煩心事也隨之消失了。”

    隨著年歲增長,原本只將繩結作為“個人愛好”的非遺傳承人葛恩光,越發迫切感到“責任感”的沉重。除了接收學員,越來越多的小學生也走進了她的工作室。她手把手地教孩子們技藝,往往一教就是三四個小時,“常常累得滿頭大汗”。

    把創新和傳承當作“首要工作”的葛恩光,如今正在探索將新材質線繩引進自己的繩結藝術,賦予繩結以新的生命力。同時,她積極尋找著更多喜歡這門技藝的人。“這么好的東西,要是失傳了實在可惜!”

    責任編輯:趙睿

    相關閱讀
    關鍵詞: 葛恩光 繩結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以色列:未來任何談判都將在炮火中進行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化县| 都兰县| 永修县| 莲花县| 邯郸市| 社旗县| 岱山县| 咸丰县| 通辽市| 兴隆县| 夏河县| 岗巴县| 伊金霍洛旗| 静乐县| 大厂| 镇江市| 乌兰浩特市| 团风县| 双辽市| 文山县| 赤城县| 基隆市| 星子县| 承德县| 平泉县| 九龙县| 手机| 丹东市| 虎林市| 潮安县| 恭城| 资源县| 康马县| 遵化市| 汾西县| 仁化县| 博兴县| 桓台县| 出国| 海丰县| 朝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