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中國西藏網訊 “藏戲”是西藏最重要的藝術形式之一,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塊瑰寶。為增強非遺文化自身的活力,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傳承積極性,培養更多的后繼人才為非物質遺產的保護奠定持久、深厚的基礎,11月2日上午,2018年非遺傳承人群研習培訓計劃,西藏大學第一期“藏戲”傳承人群普及培訓班正式開班。

    第一期培訓班共有43名學員,多是以藏戲“覺木隆”為主,以西藏民間“藏戲”傳承人和民間從業人員為培訓對象。課程為期30天,主要學習非遺相關理論、專業技能、傳統文化知識和當代藝術等方面的知識內容。

    非遺傳承人培訓 讓藏戲煥發新活力

    圖為第一期培訓班學員合影

    據西藏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藏戲傳承人群普及培訓依托西藏大學藝術學院,立足藏戲本身的“表演”文化特質,以“表演”為中心開展培訓。非遺傳承人知識體系大都具有地域性、民族性、行業性的特點,立足于傳統社會,其多元的技藝、審美和文化表述具有自身的獨立性,是與眾不同的知識結構。西藏大學藝術學院藏戲培訓指導將從“保護”和傳承的角度出發,遵循不同的風格、韻律及獨特性。

    非遺傳承人培訓 讓藏戲煥發新活力

    圖為拉薩市雪頓節期間的藏戲表演

    “此次培訓遵循以傳承人為核心的非遺保護規律,全面落實我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的積極舉措;是大力弘揚西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西藏深厚文化資源與高校教育資源融合共贏的有益探索;也是推動西藏藏戲傳承人群能力建設的全新嘗試,必將為新時期藏戲藝術保護開辟新路子,對未來非遺的保護與傳承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西藏自治區文化廳相關同志說道。

    近年來,西藏藏戲藝術得到了全面發展,在新時期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已成為西藏地方特色濃郁、群眾基礎扎實、發展前景廣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今年,西藏自治區共授予143支民間藏戲隊“藏戲傳習點”的稱號,還啟動了藏戲保護立法工作。(中國西藏網 記者/趙耀)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什克腾旗| 淮安市| 开远市| 鄱阳县| 贵溪市| 长阳| 宜君县| 延川县| 罗江县| 牡丹江市| 利津县| 兰州市| 福安市| 黄平县| 鹰潭市| 南涧| 四平市| 衢州市| 剑河县| 申扎县| 城口县| 盐源县| 阿勒泰市| 桐梓县| 东海县| 弥勒县| 巫溪县| 正镶白旗| 鄄城县| 甘肃省| 无锡市| 夏邑县| 宁强县| 丁青县| 和平区| 合阳县| 武城县| 云安县| 榆中县| 呈贡县| 文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