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新華社西寧8月22日電(記者趙雅芳)記者22日從青海省博物館了解到,該館文物研究專家一行日前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的崗龍溝石窟寺考察時,發現一處摩崖石刻藏經,是目前青海省境內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摩崖石刻藏經。

    青海省博物館文物研究中心館員張海鳴介紹,該摩崖石刻藏經位于門源縣東川鎮麻當村公路旁的一處巖壁上,發現時被近10厘米厚的苔蘚雜草覆蓋,非常隱蔽。整塊石刻長約2.5米、高約3米,經文由梵文、藏文組成,主體文字采用平雕陽刻,字體碩大、清晰,排列整齊,布局合理,雕刻刀法精細流暢,是目前青海省內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摩崖石刻藏經,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及文物研究保護價值。

    經專家翻譯,摩崖石刻藏經的上部為藏文觀音禮贊詞,中間是梵文六字真言,下部為藏文六字真言、回向文(佛教語,意為法會結束時齊聲朗誦的一種偈文)及功德無量贊文。

    青海省博物館文物研究中心研究館員葉玉梅告訴記者,石刻所在位置距離當地的崗龍溝石窟寺和班固寺較近,因此專家推測,經文可能由雕刻造詣深厚的寺廟僧侶所刻,距今約200年至300年。

    “苔蘚雜草對石刻起到了保護作用,才能保存如此完好。”張海鳴說,摩崖石刻藏經的發現是一個驚喜,但從文物保護角度看,也為它的后續保護帶來一定隱患。當表面雜草被清除后,經文裸露在外,容易受到風蝕雨淋和人為破壞。因此,專家建議,當地政府和文物部門盡快采取措施,對該摩崖石刻加以保護。

    門源縣文物部門已在第一時間對石刻加固圍欄進行保護。青海省博物館文物研究專家已對石刻經文做了初步鑒定,后續還將對石刻進行拓印,研究具體雕刻年代、雕刻藝術及藏傳佛教經文內容等,并將在明年舉辦的青海巖畫石刻藝術展上展出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趙睿

    相關閱讀
    關鍵詞: 摩崖石刻藏經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丨多維賦能,鼓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南市| 姜堰市| 中方县| 苏尼特右旗| 华亭县| 祁门县| 安西县| 图们市| 平原县| 巢湖市| 沾化县| 蒙阴县| 贵港市| 旅游| 渭南市| 海伦市| 大姚县| 宁河县| 康平县| 莒南县| 青海省| 裕民县| 楚雄市| 三江| 田东县| 宜黄县| 汉沽区| 郸城县| 宁化县| 河北区| 郎溪县| 霍城县| 高安市| 云南省| 洪泽县| 和平县| 伊川县| 洞口县| 卢湾区| 嫩江县|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