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日前,省文化廳公布了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其中,鯉城區入選的有吳潤珠(泉州火鼎公火鼎婆)、施仔彬(泉州刣獅)、楊峰裕(泉州錫雕技藝)三人。

    喜訊!第四批省級非遺傳承人名單公示!鯉城區3人入選!

    近年來,鯉城區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通過加強政策、資金扶持,加快非遺人才培養力度,推進非遺數字化錄制和紙質檔案保存工作,不斷地加大非遺項目和傳承人的申報力度。截止目前,鯉城區市級以上非遺傳承人達到65人,其中國家級6人、省級14人、市級45人。

    為此次入選的三位傳承人打call!他們的故事和其所代表的非遺技藝,趕緊一起來了解下…

    吳潤珠

    項目:泉州火鼎公火鼎婆

    “火鼎公火鼎婆”是泉州流傳的一種古老民間舞蹈,是迎神賽會、喜慶最為常見的舞蹈表演形式。

    作為“火鼎公火鼎婆”第三代傳承人,吳潤珠嫻熟掌握了該舞蹈中勾搭、偶像、爬坡、過橋、步法等系統規范動作。每次出場表演都能夠逗得觀眾捧腹大笑,達到良好的表演效果。從藝36年間,吳潤珠獲獎無數,如今,她身體力行,將“火鼎公火鼎婆”技藝帶到校園中。

    施仔彬

    項目:泉州刣獅

    刣(zhōng)獅是一項將泉州南少林武術與獅子舞蹈完美結合的民間游藝節目,屬古南獅的一種。閩南語“刣”即“殺”,“刣獅”即“殺獅子”。泉州刣獅一般在民間迎神賽會“乞火”中表演,流傳地域廣,以鯉城區為盛。

    作為第三代傳承人,施仔彬在傳承“刣獅”技藝的基礎上,結合青龍陣、蝴蝶陣、蜈蚣陣、八卦陣、連環陣等陣法,將武術、武獅、打獅、鬧陣相融合,豐富了“刣獅”的藝術表現形式,使之更好地傳承發展。

    楊峰峪

    項目:泉州錫雕技藝

    “泉州楊氏錫雕”是南派花雕的代表,至今已傳承一百多年。

    作為第五代傳承人,楊峰峪自幼隨父親楊炳焜學藝,至今從藝45年。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展楊氏錫雕,楊峰峪打破了家族式的傳承模式,傾囊相授于對錫雕藝術熱愛的年青一代。目前,“泉州楊氏錫雕工作室傳習所”共有學員40人。(記者 尤婷婷丨文 通訊員 黃燦峰)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匯通達網絡推動國補“下鄉進鎮” 助力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安县| 郁南县| 梁山县| 沁阳市| 孝昌县| 阿城市| 巴塘县| 萨嘎县| 舟曲县| 台东县| 哈密市| 建始县| 沙坪坝区| 漳浦县| 鄂托克旗| 开远市| 丰原市| 通许县| 崇阳县| 韩城市| 和平区| 诸城市| 施甸县| 敦煌市| 永善县| 资阳市| 察隅县| 会东县| 兴安盟| 昌平区| 金溪县| 晋州市| 海安县| 仲巴县| 施甸县| 合川市| 舟曲县| 朔州市| 葫芦岛市| 新闻| 高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