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2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宇熙 潘園園)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展望2018年,如何推動我省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參加省兩會的政協委員們展開熱議。
“推進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是適應當前形勢和產業實際的現實選擇。”省政協委員、福建順源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鄭逢源說,圍繞創新驅動,政府應更好推進產業、創新、資金、政策四鏈融合,給予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并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的企業一定的支持和補助。
“這是企業發展的最好時期,隨著越來越多的大項目在福建落地,工業基礎配套設施不斷完善,企業應抓住機會,以技術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省政協委員、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呂濤與省政協委員,福建閩瑞環保纖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興華都呼吁,人才是創新的載體,政府應營造更好的人才生態,鼓勵人才向山區、基層一線流動,破解山區、基層一線人才短缺難題。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快培育。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覆蓋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省政協委員、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高金興建議,應加快推動我省物聯網產業在福州水系聯排聯調項目、水電煤抄表、環保領域、智慧小區建設的應用推動。在智慧社區建設方面,他建議,采取“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居民受益”的模式進行規模推進。首先,由政府主管部門制定具體智慧社區的技術標準,并對公共安全基礎設施進行必要投入;其次,在社區服務的提供方式上,采用購買服務的方式,將智慧社區的各項應用標準化,供物業企業及社區居民按需購買。
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數字經濟,正打破傳統的供需模式,形成共享、開放的經濟生態,推動高質量發展。今年,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在福州舉行。省政協委員、省軟件協會副會長吳志雄認為,應把握峰會契機,打造數字強省新標桿。“‘政產學研用’互動協同是關鍵。”他建議,由政府主導,建設數字政府標桿工程;引導全球高端行業組織到福建設點;推廣以數字經濟為教學科研重點的“福建學院”模式;扶持數字經濟總部基地和研發中心落戶福建。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政協第十二屆福建省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副秘書長名單2018-01-25
- 習近平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作報告2017-10-27
- 十九大報告,為什么其中有“43變”?2017-10-23
- 十九大報告透露的十件民生實事2017-10-21
- 擘畫新時代藍圖 指引新征程航向2017-10-21
- “數”說十九大報告2017-10-19
- 11張圖帶你讀懂十九大報告2017-10-19
- 福建省兩會召開時間敲定 明年1月17日起召開2016-12-03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加快健康福建建設 看政府2018-01-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