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新華社石家莊1月21日電(記者 秦婧)“我用手中的畫筆,記錄下消失的農耕文化,再現淳樸的鄉風民貌,就是想把農村的根兒留下……”在向記者展示自己的巨幅畫作時,河北辛集農民畫傳承人耿占雄激動地說。

    今年70歲的耿占雄是首批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辛集農民畫的傳承人、民間美術家。歷時三個多月,幾易其稿后,他以“留住鄉愁”為主題創作完成了200多平方米的農民畫作,用鮮艷的色彩、簡潔的筆觸,勾畫出了原汁原味的農村生活“全景圖”。

    走進耿占雄創立的農民畫培訓班教室,四面墻壁上繪滿了大大小小的人物、動物及農耕用具,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細細品味,你會發現每幅畫作都構思巧妙,既獨立成篇,又相映成趣,從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等四季變換,到迎新、祈福、安宅、嫁娶等傳統習俗,一個個真實生動的農村場面盡收眼底。“這幅畫里共創作了500多個不同的人物形象,設計了160多個場景,客觀而全面地展現了廣袤農村的淳樸鄉情。”耿占雄說。

    在農村土生土長的耿占雄曾在部隊學過畫畫,退伍后立志返鄉傳承和發揚農民畫,為素有“詩洋畫海金束鹿”之稱的家鄉辛集做一點貢獻。1985年,耿占雄回到家鄉辦起了農民畫培訓班,1988年創辦農民畫社,并在之后的幾年時間里,把鄉愁與鄉情畫到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責任編輯:趙睿

    相關閱讀
    關鍵詞: 辛集農民畫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丨多維賦能,鼓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陕西省| 济阳县| 磐石市| 锡林郭勒盟| 蛟河市| 尼玛县| 巴林左旗| 大丰市| 紫阳县| 巫溪县| 都昌县| 化隆| 新兴县| 苍南县| 泾川县| 措美县| 涿鹿县| 大田县| 嘉兴市| 临沭县| 桃源县| 江孜县| 上思县| 东宁县| 新和县| 婺源县| 开化县| 张家界市| 固镇县| 淳化县| 桦甸市| 邛崃市| 来安县| 芒康县| 桂东县| 洮南市| 肃南| 奇台县| 丰都县| 万盛区| 新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