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時的美好,或許不僅僅是留在回憶里的寶貴財富。
當重慶龍湖酈江業主的超哥再次在小區游樂區按下快門,滑梯依然如十年前一般艷麗,而女兒則已從牙牙學語,出落得亭亭玉立。
在忘記時間的社區里,初見的傾心得以珍藏,愈加繁茂的草木與不斷長高的孩童,讓社區與家綻放出更誘人的魅力。
這背后,有物業、業主的共同維護,當然也有善居計劃的助力。自2012年以來,“善居計劃”這項龍湖集團面向廣大龍民家庭提供的專屬增值服務,通過“社區凍齡”以及“愛家煥顏”兩大傳統活動,帶來全新的社區生活體驗。
十年的善居計劃不僅煥新了社區,也改變很多人的習慣。如今,越來越多的龍民,開始習慣在7月份搬出壓箱底的冬季棉被,等著“曬被節”開啟的一聲號令;也會慣性的期待,新的一年“社區凍齡”,會為小區帶來哪些驚喜。
隨著孩子從嶄新的滑梯上一滑而下,時光的停留,換來的或許也是社區文化的不斷生長。
超哥多年來拍攝的小朋友和小區滑滑梯的合影
樹木記錄下的光陰荏苒
對于很多人來說,景觀是他們記住龍湖的第一個標簽。在龍湖的社區中,近百種植物構成的景觀,豐富了社區內的色彩和層次,讓很多無心一瞥,變成了一見傾心。
等到真正住在其中,景觀的魅力則讓業主更感驚喜。在很多龍湖社區內,櫻花樹盛開的春天,大繡球綻放的夏季,五角楓漸紅的秋天,以及大葉黃楊常綠的冬天,看似不經意生長的一花一樹,龍湖巧妙地裝點了社區的四季。
很多人不禁會想,這幅愜意的社區景致,保質期有多久?
家住成都龍湖·翠微清波二期的張阿姨,像往常一樣在小區樓下散步,小區依舊是磚石如新、鳥語花香,只有綠樹愈高的枝冠提醒著光陰的流轉,也記錄著距離當初小區交付,已經過去了十年時間。
過去十年,時間似乎總給予一些龍湖社區更多的優待,在不敗歲月的背后,有社區內業主對設施、設備的愛護,有物業服務人員日常的維護,也有善居計劃開展下的持續煥新。過去多年,善居計劃每年都會對園區景觀進行煥新,包括社區內綠植的修剪補種、公共空間里的防腐木煥新等等。
在成都弗萊明戈居住的劉叔叔,談起社區內的景觀用了一句“特別滿意”,“植被隨時在更新,四季都有,任何一個地方出現問題,隨時都會主動來維修。”
如今,劉叔叔去到朋友居住的小區,也會特別留心綠化與景觀,而在看遍別人家的小區后,劉叔叔還是覺得自己家小區的綠化最有檔次,而且設計上也“很有層次感”。
當然,“善居計劃”為社區做的內容不僅僅是景觀,設施設備的維護與煥新、路面修整、公共空間打造等等都是“社區凍齡”的服務范疇。例如,在使用多年后,略顯暗淡的兒童游樂設備以及難敵風吹日曬的地墊,都會成為善居計劃統一保養和更換的目標。
在不知不覺住了十年之后,問及社區的變化,劉叔叔笑言:“10年了,要說變化的話,那就是我們小區的樹木越長越好了。”
善居計劃社區凍齡活動更新防腐木
常住常新體驗的新習慣
駐顏有術的社區,往往有著更多的“魔力”。就在成都弗萊明戈社區里,十年的綠樹成蔭、芬芳沁人,讓社區內萌生了一些新的“流行”趨勢。
在此居住數年的劉先生,便意外地愛上了種花種草。“很多業主都因為龍湖的房子而喜歡上了歐式風格,喜歡上了在陽臺種些花草,讓陽臺與園區景觀相互呼應,我也是因此有了這個新的愛好。”
十年的“善居計劃”不僅讓社區凍齡,同時也潛移默化得改變了很多業主的生活習慣。
作為西南地區“善居計劃”的老牌活動,很多業主們已經養成了夏天里將棉被委托給物業晾曬的習慣。與龍湖結緣八年的張女士,回憶起去年的曬被節,臉上還會溢出滿滿的幸福:成都夏天潮濕,遇上難得的晴天,物業就會根據預約一一上門收取棉被;第二天,當大家安心上班時,一床床被子已編好序號、歸好類曬起了“日光浴”。
事實上,每年都會有很多業主早早去詢問管家,今年曬被子的具體時間,迫不及待得讓被子沁上陽光的味道。
在一些龍湖的老業主心中,參加善居計劃已成為每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劉先生、張女士一樣,隨著善居計劃的不斷開展,很多新的生活習慣也在煥新的服務中開始萌芽。
例如,過去數年,以架空層為基礎,打造居民的共享空間成為很多社區“善居計劃”改造的重點。得益于此,諸多社區書吧、活動室的落成,為業主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新的共享空間,在這些空間里,業主們可以自發組織豐富的日常活動,也可以將自己的熱愛分享給其他業主,共同營造社區的文化、氛圍。
隨著豐富多樣的活動空間落地,老人們找到了充實生活的途徑,為退休后的生活找到了新的社交圈子;小姐姐們在微信群里組成社團,相約周末在這里一起練習瑜伽;孩子們也找到了游樂區之外的另一個快樂星球,在盡情玩耍之余,可能因為一本喜歡的圖書,與社區里的爺爺奶奶成為忘年交。
善居計劃社區凍齡活動打造的共享空間
社區文化氛圍的萌生
經歷了跨越十年的“再見傾心”,善居計劃不僅為業主們帶來硬件設施以及生活體驗上的常住常新,更衍生出一條社區文化的生長路徑。
有業主表示,龍湖真的是把我們一年四季的需求都考慮的很明白了,“一到夏天龍湖就來給我們曬被子,孩子放假就到了小龍人的時間,天氣一冷就是龍民節快要到了。”
在業內人士看來,社區的文化與氛圍,是在社區內各種活動中積累和沉淀下來的一種價值認同,也是社區的獨特氣質。
如同,愛上種花的劉先生因為工作的原因,搬出了弗萊明戈小區,但會將自己的下一站選擇在龍湖西宸原著;家住成都時代天街的包先生,為自己兩個孩子也選擇在同一個社區置業,似乎龍湖的社區都有一種相似的“味道”,讓住過的人難以割舍。
入住龍湖滟瀾海岸小區已有6年的李先生,在經營著自己三口之家的同時,也讓老家的父母搬來同住,讓他們在這里頤養晚年,享受天倫之樂。
“父母對小區環境很滿意,他們搬來后不久發現小區的水景、花草升級了,特別開心,經常拍小區照片發朋友圈。”李先生說,他和父母晚上常在小區遛彎,發現小區路燈又增設不少,把路照得特別亮,這讓他們很安心。
在整個“空間即服務”戰略下,無論是“社區凍齡”、還是“愛家煥顏”,善居計劃的開展,都是龍湖基于提升業主居家體驗,帶來的服務和策劃,也是龍湖持續研究客戶、研究社區生命周期的成果展現。
致力于空間營造和服務,龍湖集團并不是只建房子,而是希望讓業主、客戶有一個可以在未來享受更多服務的空間。與“空間即服務”戰略有著相同的初衷,龍湖集團希望通過善居計劃,為業主提供有延續的服務體驗,并且讓業主在空間里能能夠享受更多“滿意+驚喜”的服務,感受更多生活的溫暖。
交付20余年的重慶龍湖花園南苑小區
在今年7月10日,重慶龍湖花園南苑中心大草坪上,落成20余年的大風車,伴隨著現場禮花撒向天空,重新開始旋轉;在今年端午節后,家住翠微清波的毛大叔,收到了龍湖管家12年來送來的第12個香包。
或許,這份常新的體驗與長久的關懷,即是社區文化萌芽、生長的源泉。
責任編輯:趙睿
- 見證!“城市管家”龍湖智慧服務的跨界之路……2021-07-29
- 龍湖智慧服務 | 不忘初心 只為善待如親2021-07-28
- 龍湖智慧服務 | 管家式的貼心 以細節兌現美好生活承諾2021-07-27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見證!“城市管家”龍湖智慧服務的跨界之路…2021-07-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