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本網原創>原創新聞
    分享

    海峽網7月8日訊(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 海峽網記者 陳娜 林穎穎 郭勝達 文/圖)8日上午,由東南網、《新福建》客戶端、海峽網聯合主辦的“《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頒獎典禮在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舉行,現場為50位優秀創作者、21位優秀指導老師以及獲得優秀組織獎的6所學校代表頒發了獲獎證書。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常務副總經理、東南網總編輯曾武華代表主辦方致辭。正高級職稱編審、首都師范大學客座教授、省文聯離休干部、省作家協會原秘書長陳侶白,林則徐第六世孫女、林則徐基金會副會長林祝光,福建省委黨校教授、嚴復后人嚴以振,《福建文學》雜志副主編、副編審石華鵬,福建教育學院中學語文教研室主任、特級教師、福建省教學名師,福建省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專家庫首批專家應永恒,以及福建日報新媒體中心常務副主任、東南網副總編輯張朝輝等作為嘉賓及評委參加了頒獎儀式。

    《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頒獎典禮今舉行 50位優秀創作者上臺領獎

    三坊七巷走向世界應有更多載體

    《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頒獎典禮今舉行 50位優秀創作者上臺領獎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常務副總經理、東南網總編輯曾武華代表主辦方致辭

    “媒體在關注社會現象,推動社會、文化正能量等方面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曾武華在致辭中說,本次大賽體現了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這樣的展示是對三坊七巷很好的宣傳。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作為福州的名片,福建的名片,未來更應該是中國的名片,走向世界的時候應該有更多的宣傳載體。這次大賽是一個契機,讓更多的人來推動正能量的傳播,更多人參與宣傳三坊七巷,宣傳福建的傳統文化。

    今年已經92歲高齡的陳侶白老先生上臺發表講話,他對此次比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三坊七巷是我們福州的驕傲,青少年朋友對這樣一個題材應該是很熟悉的。借這個重要的題材來磨礪我們的筆,運用中國古典文學的形式,宣傳贊美三坊七巷,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陳侶白說,我和青年朋友們有著共同的愛好,熱愛詩詞,癡迷于古典詩詞。同時,他也對此次參賽作品進行了精彩的點評,他指出,寫好賦,需要有很深厚的文學功底。在這次大賽中,他看到不少學生創作的翻譯和散文作品都很優秀,對此他感到十分欣慰。

    《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頒獎典禮今舉行 50位優秀創作者上臺領獎

    嘉賓陳侶白發表講話

    隨后,現場嘉賓為獲獎者一一頒獎,此次大賽誕生了50個優秀作品獎,王兆芳、何燕林、陳志強等21位老師榮獲優秀指導老師獎,福州一中、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福州格致中學、福州高級中學、福州外國語學校、福州第十八中學等學校獲優秀組織獎。

    《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頒獎典禮今舉行 50位優秀創作者上臺領獎

    《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頒獎典禮今舉行 50位優秀創作者上臺領獎

    嘉賓為獲獎者頒獎

    現場響起了陣陣熱烈的掌聲。頒獎結束后,林則徐第六世孫女、林則徐基金會副會長林祝光作了有關林則徐“家風、家訓”的專題講座。

    《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頒獎典禮今舉行 50位優秀創作者上臺領獎

    林祝光女士發表演講

    林祝光介紹說,林則徐出生于貧困的下層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在父親“不妄與一事,不妄取一錢”的言傳身教與母親甘于清貧的生活態度影響下成長,一生正直高尚,為官剛正清廉。林祝光說,“林公的家風家訓,其中一條就是“十無益”格言對我們后輩受益匪淺”。現場近百位學生、家長、老師認真地聆聽著先輩古訓。

    《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頒獎典禮今舉行 50位優秀創作者上臺領獎

    在場學生認真聆聽古訓

    50篇佳作脫穎而出

    內容豐富、文字練達是評審標準之一

    據悉,“《三坊七巷賦》文化大賽”于6月7日正式開賽,大賽以《三坊七巷賦》為背景題材,通過仿寫、翻譯、對對聯等豐富征稿形式,激發廣大學生對福建、對福州歷史文化的熱愛之情,并借此機會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大賽共收到來自福州一中、福建師大附中、福州格致中學、福州十八中、福州高級中學、福州外國語學校等一級達標中學,以及部分來自初中生、大學生投遞的有效作品300余篇。根據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由福建知名作家、文學研究者、資深文化媒體人、語文名師等組成的專業評審團,對所有作品進行嚴格評選,最終50篇優秀作品脫穎而出。

    “千載積淀侯官淳樸民風,誰家少年志在四海?實業強國,洋務興邦,開眼看世界,欲追慕先賢,無非七巷。百紀造就榕城繁華氣象,此處勝地客來八方,新館詠史,古院弘德,敞懷納中西,思評賞風物,只在三坊”——這是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葉杉雪的作品,被大賽的評審應永恒老師打了一個98的高分。

    應永恒表示,“內容豐富、文字練達、對仗工整”等是評審的標準之一。“一看到這個作品,我就打了最高分,寫的很好。”應永恒說,它對陣很工整,言之有物,有思想,有內容,同時又表達自己的情感。

    □對話

    創作者:想用文字更好展現三坊七巷的美

    獲得優秀作品獎的葉杉雪介紹,在創作作品時參考了《三坊七巷賦》,她說,三坊七巷是敞懷納中西的旅游勝地,是福州很有名的景點,想用文學更好地展現它的美,抒發自己的感情。

    指導老師:讓學生在創作中增強文化自覺和自信

    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指導老師陳志強對記者說,舉辦這樣的文化大賽非常有意義,前期學校通過《求索》校刊、麥園文學社等積極發動大家參與,同學們參與熱情高漲。學生們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展示自己的文學功底,也能增強對賦、對聯、詩詞等傳統文化的興趣,同時還能深入了解福州三坊七巷,增強文化自覺和自信。

    特別感謝林則徐紀念館大力支持!

    責任編輯:林晗枝

    最新原創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泰康人壽2024年報披露:深耕新壽險,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乃县| 左云县| 潼南县| 石景山区| 来宾市| 平泉县| 崇左市| 东源县| 札达县| 工布江达县| 金坛市| 扶沟县| 巢湖市| 栾城县| 文登市| 大丰市| 巴东县| 屏东市| 芦溪县| 瑞昌市| 安岳县| 安龙县| 偏关县| 化州市| 溧水县| 桐乡市| 娄烦县| 汕头市| 黄石市| 张家口市| 德阳市| 上高县| 布尔津县| 阳曲县| 弋阳县| 织金县| 巢湖市| 明水县| 苏尼特左旗| 类乌齐县|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