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8月12日訊 8月5日至7日,“器以載道 文脈尋蹤—關中文明探源”第四屆西安市臺灣中小學生暑期研學實踐活動舉辦,25名臺灣中小學生尋根中華文脈,品讀周秦漢唐的興衰更替,穿越大唐的盛世繁華,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體驗“科技與文化”的奇妙碰撞,開啟一場跨越千年的饕餮盛宴。
第四屆西安市臺灣中小學生暑期研學實踐活動舉辦。(中國臺灣網發)
3天的研學活動,同學們探訪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西安博物院,從周秦盛世到盛唐氣息,梳理關中文化脈絡,見識了國寶“何尊”,了解到何尊內底的“宅茲中國”銘文是目前所知“中國”一詞的最早出處!走進長安十二時辰、西府老街等民俗非遺文化藝術場館,沉浸式體驗唐風市井生活,學習關中特有的馬勺臉譜非遺技藝,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西安新晉文化地標長安書院,同學們感受泛黃的書頁承載的厚重文化底蘊,體會著文化的傳承。長安云(西安科技館)的科技暢游,更是把研學活動推向了高潮,入口處高28米的莫比烏斯環裝置,循環播放人類工業革命歷程,瞬間激發了同學們的探索欲。創夢工場的“魔法道具”,讓同學們零距離體驗到科技的力量和偉大。
活動現場。(中國臺灣網發)
臺生蘭畯喆是本次研學活動唯一的高中生,他說,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參觀,讓抽象的歷史課本知識變得真實可觸,這些沉默的青銅瑰寶,如同跨越時空的歷史見證者,訴說著華夏文明的源遠流長。第一次參加研學活動的臺生李怡霖,每到一處都興致勃勃給媽媽分享所見所聞,在場景中學習歷史,在體驗中傳承文化,讓她感受到作為歷史傳承者的責任和使命。鄭皓允和鄭聿辰兄弟倆是第二次參加研學活動,他們特別喜歡長安云科技館,說好玩的科技體驗太多了,明年暑假還要來。參加活動的家長們表示,精心安排的研學內容,不但激發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更在孩子心中種下了中華文化傳承的種子,會孩子們記錄下研學見聞,將如此有意義的文化之旅傳播開來。(中國臺灣網西安市臺辦通訊員/靳梅)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兩岸媒體共探西安“文旅+科技”新魅力2025-07-30
- 從冰雪到椰林:來看中國旅游經濟的新增長極2025-07-30
- 世界名校足球賽西安落幕 清華大學奪冠2025-07-26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抗旱保秋送清涼 心系臺屬辦實事2025-08-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