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實施所謂“對等關稅”,臺灣地區暫時稅率20%,但必須采疊加方式計算,貿易需加上原關稅稅率,引發各界不滿。但臺當局“經貿辦”卻發新聞稿稱,臺行政機構4月的記者會已說過,更引起在野怒火。國民黨民代許宇甄表示,臺經濟主管部門8月釋出的影響報告中,對疊加關稅“選擇性失明”,比較各經濟體關稅數據時未注明是否疊加,混淆視聽,顯然是自己都沒搞清楚,還對臺灣民眾“見笑轉生氣”(惱羞成怒)。
臺“經貿辦”聲稱,臺行政機構4月4日開“因應美國關稅”記者會時,即已清楚說明依據美方的行政命令,各經濟體輸美產品適用的關稅是在原有稅率外,另加征個別的“對等關稅”。
許宇甄指出,臺經濟主管部門8月1日釋出的“特朗普實施‘對等關稅’對臺產業影響研析”報告,竟在關鍵處“選擇性失明”。該報告未注明歐盟、日本的15%關稅是不用疊加的數字,也未說明臺灣地區的20%關稅,還需要疊加基礎關稅,就把兩種完全不同的計算方式硬湊在同一份報告里混淆視聽。
許宇甄批評,臺經濟部門自己都沒搞清楚疊加的問題,賴清德當局、民進黨卻還厚顏無恥的質疑外界批評。更荒謬的是,一些領臺當局高額補助的單位,也跟著出來幫忙洗地。如賴清德當局因對美談判談崩被戳破,卻上演“見笑轉生氣”,把氣撒在監督者和臺灣民眾身上。
許宇甄說明,該官方報告以20%“對等關稅”評估沖擊評估,以2024年產值估算,扣件1540億元(新臺幣,下同)、機床995億元、水五金566億元、手工具830億元、汽車零組件2946億元、塑膠制品3991億元、模具575億元、紡織3431億元,整體沖擊幅度3%至10%,影響高達3萬家廠商。這還是在未疊加情況下,若加上疊加關稅與匯率升值,損失恐怕會倍增。
許宇甄表示,近期新臺幣對美元升值幅度已高于日韓,對出口企業而言是價格優勢被快速吞蝕。再加上比日韓高5%的“對等關稅”、基礎關稅,以及全球需求疲軟,臺灣地區企業幾乎是被捆上鎖鏈推入暴風雨中的大海,四面八方都是殺傷力十足的貿易沖擊波。
許宇甄抨擊,連基本事實都不敢承認,賴清德當局如何贏得企業與民眾的信任?在談判桌上屢屢失分,又有何資格保臺灣地區的經濟命脈?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的執政邏輯,是將政治算計凌駕于民眾利益之上,把對美談判當作政績表演秀。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20%是在原有稅率上疊加關稅 島內各界怒斥臺當局談判失敗2025-08-11
- 臺灣贊成“大罷免”者驟減200萬人 反罷方碾壓式勝出2025-08-11
- 臺媒:法國人揭臺高雄防空避難點“錯漏百出”2025-08-11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灣高雄跆拳道參訪團到黃帝故里參訪2025-08-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