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連日來,位于南安市羅東鎮的石馬宮迎來很多劉侯宗親,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商討一件大事。原來,臺灣嘉義的劉侯宗親會前些日子來電,想要組織宗親團到石馬宮祖廟朝拜,并謁拜先祖。

    南安石馬宮:兩岸血脈相連情誼濃

    南安石馬宮祖廟

    “對于海峽兩岸的劉侯宗親來說,石馬宮就是我們共同的根脈。不只在南安,臺灣嘉義縣雙溪口也有座石馬宮,兩地都供奉林元帥。”南安石馬宮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劉連水說,多年未見,劉侯宗親對臺灣親戚的到來都很期待。

    同宗同族,兩岸卻為何分姓劉、侯?同祀林元帥的背后,兩岸石馬宮有怎樣的故事?

    石馬宮建于宋末元初,始稱“報恩寺”,主祀搭救劉氏先祖的大恩人林元帥。后因東側發現雙馬馳騁的圖騰,故改稱“石馬宮”。侯氏族譜有載,隋末唐初時,當地鄉親本是姓劉,因先祖受陷害遭滅族之災,一位林將軍用親生兒子頂替,救下劉氏幼子,據說殿內的“孩兒佛”就是獻身的林將軍幼子。后來,林將軍將劉氏幼子托付給侯氏先祖,才得以保存下劉家血脈。從此,劉家后人為避禍改姓侯,得以繁衍生息。故而在泉州一帶,一直流傳著“劉侯同宗”之說。據《南安縣志》記載,明末張瑞圖大學士曾為石馬宮題“山水揚靈”牌匾,頌揚林公。

    石馬宮祖廟為二進歇山式磚木石結構,翹脊龍鳳,畫棟雕梁,建筑結構尤為精巧。步入殿內,四壁多有壁畫、對聯,或是神話傳說,或是對林元帥忠義的頌詩,頗具特色。側殿有座石亭,上書“石馬古跡”,亭內有兩尊石馬靜臥,十分別致。

    “兩岸的石馬宮,其同出一派的建筑風格和匾額、香爐等,無不體現了閩臺同根同源、一脈相承的深厚淵源。”據當地宗親侯清水介紹,石亭的兩塊石雕正是林元帥信俗的見證。

    斗轉星移。到了明清時期,大量劉侯先民遷往浙江、廣東、臺灣等地,以及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林元帥的香火也跟隨他們的腳步,漂洋過海在新聚集地扎下根來,新建宮廟同樣被冠以“石馬宮”之名,以示不忘根本。

    記者在臺灣駐點期間了解到,臺灣中南部也有很多石馬宮廟宇,信眾達兩三百萬之眾,鼎盛的香火代代傳承,而且每逢林元帥誕辰,各地都會舉辦各種民俗活動。其中,嘉義縣雙溪口石馬宮最為知名,清朝嘉慶年間曾御賜“威鎮雙溪”匾額。如今,該廟北側還有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榕樹,據說是從南安移植過來的。

    尋根問祖,血脈相連。兩岸劉侯宗親及石馬宮信眾往來頻繁,親情鄉誼在互動中越來越濃。2012年,臺灣侯氏宗親尋根謁祖團來到南安,包括臺北市侯氏宗親會會長侯永雄、臺北大學校長侯崇文等人。2013年,旅外福建南安劉侯宗親會成立3周年之際,兩岸劉侯氏千人懇親大會舉行,海內外宗親紛紛捐資重修了石馬宮。同年,第五屆海峽論壇“閩臺同名村鎮續緣之旅”走進南安石馬宮,臺灣嘉義雙溪口石馬宮主委侯明堯帶領近百名臺灣鄉親來到祖廟,進香謁祖,感念祖恩。當時,兩岸宗親激動萬分,緊緊擁抱在一起,還有人抱頭痛哭,一如失散多年的兄弟,場面相當感人。

    “我們祖上幾百年前從福建來到臺灣,祖宗恩情不能忘,石馬宮就像是一盞明燈,指引我們牢記根在南安,要常回故鄉看看。”身在臺灣的侯明堯,常常這樣告誡后輩。

    吃果子,拜樹頭。多年來,以石馬宮為紐帶,兩岸宗親互訪不斷,情緣亦隨著交流不斷融合綿延。(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美智庫民調顯示越來越多臺灣民眾不相信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茶陵县| 栾城县| 文登市| 黄浦区| 古丈县| 永康市| 南京市| 永顺县| 安陆市| 驻马店市| 宝丰县| 连城县| 满洲里市| 洛南县| 洪泽县| 乡宁县| 西平县| 霍城县| 定边县| 荔浦县| 大余县| 巴东县| 宁蒗| 商丘市| 庐江县| 承德市| 临海市| 庆阳市| 昌黎县| 灵山县| 镇康县| 正镶白旗| 芦山县| 南陵县| 达州市| 德惠市| 隆安县| 盈江县| 综艺| 东明县| 万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