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9月,2023年海峽兩岸同胞護駕媽祖金身巡安莆田活動在福建莆田湄洲島媽祖祖廟舉行。10天9夜,近百家臺灣媽祖宮廟、500多家莆田媽祖宮廟共襄盛舉,臺灣地區的報馬仔、花鼓陣等民俗陣頭,浩浩蕩蕩,蔚為壯觀,閩臺同胞共同演繹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民俗盛宴。

    深化閩臺文化交流交融 增進兩岸同胞文化認同

    2023年,兩岸龍獅民俗文化交流會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兩岸舞龍舞獅表演隊齊聚一堂。新華社發

    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深化閩臺社會人文交流”“促進文化領域融合發展”“發揮媽祖等民間信仰精神紐帶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民間信俗交流活動”。海峽兩岸媽祖巡安活動,正是這一文件精神的生動寫照。

    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對臺重大政策主張。多年來,作為與臺灣距離最近、歷史文化淵源最深厚的省份,福建省依托與臺灣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的“五緣”優勢,始終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成為臺商投資大陸的重要聚集地和兩岸交流交往前沿。尤其在文化交流領域,福建深入挖掘閩臺共同的歷史文化資源,在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方面鉚足干勁,成果斐然。

    發揮“五緣”優勢,塑造閩臺共同文化情感

    秉持“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理念,福建持續深化閩臺社會人文交流,深入推進實施親情鄉情延續工程,增強祖地文化對臺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發揮“五緣”獨特優勢,強化宗親、鄉親、姻親、民間信仰“四大紐帶”,塑造閩臺共同文化情感。

    坐落于福建泉州市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是海峽兩岸血濃于水的一個縮影。該館館藏2萬多件涉臺文物,收集譜牒涉及164個姓氏 9703冊、兩岸家書近3000件。開館以來,為兩岸同胞尋親尋根提供服務,推動兩岸同名同宗村懇親聯誼,先后接待兩岸民眾族譜查詢和對接400多批次,建立涉臺族譜信息資料數據庫,編印了《閩臺同名村》《閩臺同宗同名村》《閩臺“三同”文化》等眾多書冊。

    尋根謁祖、朝圣祭祀、族譜對接、同名同宗村交流等在福建各地方興未艾。2023年3月,第二屆兩岸青年信俗淵源尋根之旅活動在福建開展,閩臺青年們攜手探尋祖輩足跡;5月,第十五屆海峽百姓論壇在廈門開幕,千余名來自海峽兩岸的宗親賢達、姓氏文化研究專家學者齊聚鷺島、續譜聯宗;8月,首屆兩岸姓氏尋根大會暨《閩臺尋根大典》平潭三部曲發布會在平潭舉行,兩岸學者共話兩岸同胞“同心圓”。

    深化交流機制,拓展閩臺共有文化領域

    多年來,福建以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為依托,不斷深化交流合作機制,拓展閩臺共有文化領域。

    在廣電領域,福建鼓勵兩岸開展廣播電視、電影電視劇等方面的合作,鼓勵播映兩岸合拍的影視劇,支持閩臺合作拍攝影視劇;在產業領域,鼓勵臺灣地區建筑師、文化創意團隊等參與福建特色小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傳統村落和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利用等項目;在教育領域,率先在大陸出臺關于兩岸職業教育合作領域的首部地方性法規,使得閩臺兩地院校合作、人才聯培、師資引育等走在全國前列;在民間藝術領域,率先將臺灣同胞納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評審,7名在閩臺胞獲評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涵蓋壽山石雕、南音等非遺項目。

    龍巖電視臺、龍巖人民廣播電臺與臺灣地區媒體聯合推出《兩岸客家》《美食美客》等兩岸客家文化題材節目;平潭市北港村吸引兩岸文藝青年共同開發文創項目,建設了兩岸共同家園文化創意聚落區;眾多福建高校與臺灣高校簽訂合作協議……福建先行先試、主動融合,閩臺文化交流合作結出累累碩果,助力人心相通。

    探索融合新路,搭建閩臺共享文化平臺

    海峽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共享中華文化,具備文化融合的深厚根基。福建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搭建了一批具有品牌特色的閩臺共享文化平臺。

    海峽論壇就是閩臺共享文化平臺的一大典范。15年來,海峽論壇廣邀兩岸同胞共敘親情鄉誼、共話民生福祉、共商交流合作、共揚中華文化,成為規模最大、參與最廣泛的兩岸民間交流盛會,被譽為跨越海峽的“百姓論壇”。如今,從經濟交流到文化交流,從民間信俗到婚姻情感,從基層治理到青年創業,海峽論壇不斷加入新的交流元素,開拓新的交流領域,助推兩岸民間交流之路越走越寬。據統計,15年來,海峽論壇上發布139項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促成兩岸百對社區、鄉鎮、村里有效對接,千個合作協議或意向書簽約,近百億經貿合作項目落地實施。

    福建十分重視文化平臺搭建、提升活動品牌效應。2008年開創的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已成為國內臺商參展數量最多、覆蓋面最廣的綜合性文化產業展會。始于2009年的“福建文化寶島行”活動,已成為閩臺文化交流的一塊招牌。

    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是通向和平統一的重要途徑。相信通過加強閩臺歷史文化交流交融,能夠進一步增進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讓兩岸同胞心更近、情更濃,不斷譜寫“兩岸一家親”的新篇章,最終助力實現祖國和平統一。

    【作者| 林晶(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莆田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致| 含山县| 大余县| 龙岩市| 大关县| 新泰市| 清丰县| 隆回县| 武陟县| 扶余县| 柳江县| 华蓥市| 鄢陵县| 土默特右旗| 安宁市| 赣榆县| 五家渠市| 永嘉县| 红原县| 都兰县| 平乡县| 获嘉县| 饶河县| 新晃| 日照市| 诸暨市| 德令哈市| 新和县| 甘孜县| 蓝山县| 屯门区| 济阳县| 耒阳市| 平泉县| 武川县| 石阡县| 浮梁县| 濮阳县| 乌兰察布市| 偃师市| 措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