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臺胞高呼:大灣區崛起 臺灣不應該做旁觀者

    位于橫琴國際休閑旅游島的珠海長隆海琴灣酒店海景客房和泳池。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攝

    臺胞高呼:大灣區崛起 臺灣不應該做旁觀者

    跨越珠江口兩岸的又一座大橋——南沙大橋(虎門二橋項目)不久前開通。 (資料)

    “絕不能對大灣區視若無賭、聽如未聞、漠視無感。”臺灣作家黎建南近日投書《聯合報》,以其粵港澳之旅的親見親聞,向將參加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政治人物建言。兩周前,黎建南隨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所率的參訪團,在粵港澳大灣區訪問了12天。

    一個近在咫尺而迅速崛起的世界級灣區,對臺灣意味著多少機遇,答案不言而喻。黎建南大聲疾呼,只因民進黨當局一直以來對粵港澳大灣區冷眼相向。此前,島內有識之士早已指出,若臺灣不盡早布局大灣區,恐怕難逃被進一步邊緣化的命運。

    冰火兩重天

    黎建南在文章中提到,4月15日發生的巴黎圣母院大火,巴黎消防部門緊急從法國政府部門借來深圳大疆無人機,確定灑水滅火點最佳位置、獲得控制火勢必要數據,讓全球都知道大灣區未來在人工智能領域,將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地方。

    這個例子,體現出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優勢。大灣區涵蓋“9市2區”,GDP總量2016年已達1.3萬億美元,是臺灣的兩倍多,預測到2022年GDP總量將超過日本東京灣區和美國紐約灣區,在世界四大灣區中居首位。

    臺灣毗鄰粵港澳大灣區,兩者緣分深厚。宋楚瑜行前對媒體介紹,珠三角地區是上世紀80年代臺商前往大陸投資最早、也是最為熱門的地方,即使到了今日,仍然是大陸臺商匯集規模數一數二的重鎮,占大陸臺商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

    然而,島內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態度可謂“冰火兩重天”。一邊是藍營政治人物、臺商和島內工商界人士紛紛關注和肯定粵港澳大灣區崛起的意義所在,另一邊是死守意識形態的民進黨當局,對大灣區的規劃及發展冷漠以對,不但不鼓勵島內各界前往尋找商機,反而處處設限。島內工商界認為,臺當局掩耳盜鈴的做法,肯定不利臺灣未來發展,長此以往,臺灣經濟將進一步邊緣化、空洞化。

    臺灣《旺報》評論文章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在“一國兩制”框架內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粵港澳三地融合發展,對兩岸關系的未來發展具有重大啟示。臺灣共同參與大灣區建設,既符合經濟規律,符合合作原則,也具有協同互補的優勢,臺灣不能做旁觀者。

    臺企“第二春”

    臺灣當局袖手旁觀,臺商必須自己找出路。《旺報》報道指出,大陸今年2月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受到臺灣工商界高度矚目,因大灣區涵括范圍正是臺商在大陸最“熟門熟路”地域。30年前,臺商即是從這里開展大陸投資事業,幾年后就在此建立了規模化的加工出口產業體系,主力基地在東莞、深圳、珠海、廣州。

    島內工商界認為,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將港、澳、廣、深等南方重鎮合并規劃發展,設定為“高增值產業體系和國際一流城市群”,將成為大陸南方經濟發展新世代平臺,肯定也會對臺灣產生“輻射”影響力,進而帶動兩岸經貿轉型升級。兩岸臺商相關團體宜把握這個重大契機,合力開創臺企在大陸南方“第二春”。

    粵港澳大灣區會給臺灣帶來哪些機遇?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撰文指出,臺灣若能盡早加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迎來一大波機會。比如,臺灣可以借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可以成為國際和大灣區之間的資本、技術中轉站,可以推動兩岸經濟合作的制度化安排,可以借機加強與長三角、海西的對接及兩岸“南南合作”,可以在基礎設施、航空、海運、旅游、科技、人才、教育各領域展開合作,也可為臺灣青年創造更多發展機會。

    處處是商機

    春江水暖鴨先知,在珠三角打拼多年的臺商,對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澎湃動能感觸最深。

    臺商陳文典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有南沙、前海、橫琴三大自由貿易區;同時也是大陸科技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廣東是臺商最早西進大陸投資的重點區域,很多臺企需要轉型升級,粵港澳大灣區能為臺企提供創新的動能。而有相當部分的臺企注冊地和理財中心都設在香港,粵港澳大灣區在服務、創新及市場等方面,都能為臺企帶來全新商機。

    廣州臺青之家會長鄭明嘉認為,大灣區的市場很大,臺灣青年的創業選擇可以非常多元化,比如高科技、幼兒教育、養老照顧培訓基地等,都鎖定了大陸在發展進行中的人口紅利政策,還有農業、養殖漁業都會有良好的布局點。

    臺灣資深媒體人、兩岸青年影視文化論壇執委會秘書長李宗衡表示,根據規劃,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是一個經濟和產業合作的陣地,還是一個中華文化傳承、發展、走向世界的前沿。這對兩岸青年影視文化論壇來說是絕佳的發展機會。他目前已與廣州相關方面接觸,兩岸青年影視文化論壇或在廣州落地,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東風,壯大兩岸四地影視界合作發展,用優秀的影視作品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

    深圳眾行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臺灣青年鐘卓成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勢必將會形成集聚效應,會吸引更多高端專業人才和優質的企業進入到灣區來。同時,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各行業各領域的扶持政策等將變得更為具體精準,“這些都是大灣區將帶給我們的助力。”(記者 王平)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5月08日 第 04 版)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科技+文化!全國媒體總編記者握著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柯坪县| 顺平县| 屯门区| 永平县| 佛冈县| 阿坝| 花莲县| 永川市| 明溪县| 汉沽区| 金塔县| 广东省| 电白县| 林西县| 石棉县| 舒城县| 衡东县| 噶尔县| 金塔县| 普陀区| 缙云县| 来宾市| 普宁市| 溧阳市| 若羌县| 北海市| 临西县| 孟村| 保德县| 林甸县| 太仆寺旗| 渭源县| 牙克石市| 砚山县| 临西县| 蚌埠市| 大足县| 噶尔县| 钦州市| 梅河口市| 额济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