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臺灣《聯合報》26日發表社論說,臺灣勞工團體和青年學生周末的“反勞基法修惡大游行”,一路沖突不斷,群眾屢驅不散,并與警方多次發生沖突,甚至傳出律師控訴被捕及“丟包”事件。示威群眾一句“不甘心”,訴說的不只是“修法”反覆之惡,更是遭到背叛之怨。這場行動,一方面反映臺灣勞工團體無力回天的掙扎,另一方面也隱隱看出臺灣社會運動和民進黨分道揚鑣的線索。

    社論中指出,這次“反勞基法修法”大游行,由一百多個工會團體發起,原本聲稱要號召萬人上街;但依警方估計,實際僅有五千多人參加。其中,還有不少是自發前來聲援的學生和一般民眾。由此可見,不論是勞工團體的動員能力不足,或是“反修惡”的號召力不夠,都無法激出廣大勞工上街行動。也因此,游行甫結束,民進黨“立委”立刻對這場示威迎頭痛擊,耀武揚威地宣稱“修法不變”。一向把民進黨當“盟友”的勞工團體,這次只能眼睜睜看著政治力顯威,自己卻無力回天。

    然而,這次抗議最受矚目之處,卻不在游行活動的主場,而在場外的狂飆。尤其,主辦單位在下午六點宣布活動“解散”之后,一些激情群眾仍然不肯散去,繼續在街頭流竄、突擊,甚至占據街道,阻止車輛通行。后來臺北市長柯文哲下令,警方才分批將示威者隔離、管束、驅散,甚至帶到郊區“丟包”;直至深夜,才將活動現場“清理”完畢。這批群眾以大學生、研究生及社運青年為主,他們明顯缺乏組織與指揮,卻表現出更強烈的不滿,不滿勞團“把上街當上工”的運作。這些具有“綠色抗體”的憤青,極可能成為下一代社運的新元素,為“只反國民黨、不反民進黨”的臺灣社運帶來質變。

    社論中又指出,臺灣社運團體“反藍不反綠”,有其歷史因素。早年在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態勢下,不同的反對運動往往因應形勢與民進黨結盟,以擴大自身的活動能量,久而久之便形成盟友關系。然而,在民進黨首次執政后,這樣的關系立刻面臨考驗;許多社運團體監督臺當局的能量迅即弱化,甚至幾淪為民進黨的“附隨組織”。也因此,陳水扁執政時,民進黨仍發起不少街頭游行,社運團體只能跟隨在后,完全失去了主體性。馬英九時代,社運團體再度“復活”,戰得有聲有色,卻忘了要“自我轉型”;而今蔡英文一執政,不少社運團體又重新面對了自己色厲內荏及一面倒的窘境。

    這次“反修惡”大游行,正是一面照妖鏡。表面上,勞團聲嘶力竭反對,甚至連工運出身的臺北市勞動局長賴香伶都上街表態;實質上,許多工會只是做做樣子,并非具有抗爭決心。最后,只剩下一些經太陽花洗禮的學生,還殘留著“公民不服從”的憤怒,在街頭作最后的奮斗。值得玩味的是,有臺灣清華大學研究生在網絡上慨嘆,三年前一起參加太陽花學運的同志,如今多位同學已進入臺當局工作;言下,對這次“反修惡”游行的失敗不勝唏噓。無論如何,如果抗爭運動只能在“今日造反,明朝為官”、“今天憤青、明天文青”之間擺蕩,社會運動如何維持自己的獨立體質?

    社論中表示,那些坐在臺當局辦公室里撰寫講稿的文青,今天究竟如何看待他們還在街頭游走的同學和同志,讓人感到好奇。那些根本叫不動勞工上街的工會團體,是否意識到自己抗爭的對象已經不同而必須調整戰略和目標,也同樣讓人感到好奇。更令人好奇的是,面對當初把自己送進臺當局的青年學生和勞工,蔡英文和柯文哲今天卻只能以一波波警力和一層層拒馬來對付他們,這又是什么感受?

    臺灣政黨已經三度輪替,不論是工運、社運或環運,都應該揚棄“反藍不反綠”的僵固思維,重新找回自主性;否則,將注定成為政治擺布的工具。事實上,從“功德院”貼紙事件,已看到具有“反綠抗體”的一代在冒芽。

    責任編輯:黃仙妹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不再競標 價格更低 日本公布新版政府儲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邑县| 新疆| 库伦旗| 库伦旗| 凤冈县| 塔河县| 临洮县| 茶陵县| 西昌市| 道真| 连云港市| 岚皋县| 鄂温| 宽城| 竹山县| 历史| 沁水县| 望都县| 新昌县| 武强县| 多伦县| 安丘市| 屏山县| 上林县| 和政县| 彝良县| 盘锦市| 横峰县| 云和县| 修武县| 云林县| 墨玉县| 陵川县| 中方县| 鹤岗市| 三都| 托里县| 资兴市| 都江堰市| 武山县| 镇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