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澳門當局:校園欺凌零容忍 擬設舉報箱增求助渠道》)
據《澳門日報》報道,澳門校園欺凌事件引發社會關注。10日上午,出席澳門論壇的嘉賓與居民共同探討防止校園欺凌問題。論壇嘉賓指,校園欺凌并非較以往嚴重,又指校園欺凌出現年輕化、隱蔽化及殘暴化等趨勢,呼吁除校方外,家長也應多關心自己的子女。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教青局)稱,對校園欺凌零容忍,并將推出一些預防措施。
圖片來源于網絡
澳門教青局:與警推宣傳短片 擬設舉報箱
澳門教青局教育廳長江毅,列舉了過往3年校園欺凌的數據。教青局在2016/2017學年共接獲38宗個案,2017/2018學年下降至21宗,本學年至今共接獲18宗。校園欺凌可分為言語、社交、肢體及網絡欺凌,且有時會伴隨強索行為。
他指出,教青局高度重視校園欺凌問題,自2018年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也在校園內成立教師、駐校社工及危機管理等3個小組,并且要求推出一些預防措施。教青局冀做到校園零欺凌、并對校園欺凌零容忍。
澳門中學暨技術職業教育處長梁怡安補充,局方已制訂校園欺凌個案的輔導守則,供教師及駐校社工參考,其中強調教師面對欺凌個案要公平處理、保護受害人,也要令欺凌者受到一定懲罰。
梁怡安稱,近年也加強前線教師培訓,提升教師敏感度,防微杜漸,減少校園不愉快事件的發生。駐校社工亦在校內開展宣傳工作,讓學生認識欺凌定義、懂得求助渠道,并鼓勵旁觀者勇于舉報。局方將與治安警合作推出宣傳短片及網站,并擬開設校園欺凌的舉報信箱。
校園欺凌呈年輕化隱蔽化
澳門中華教育會副理事長王國英認為,校園欺凌并非較以往嚴重,只是公眾較以往更關注,及校方提高了透明度。
他又指,校園欺凌個案有年輕化、隱蔽化、殘暴化等趨勢,如最小欺凌者是小學5年級,且學生多通過網絡相約至校外進行欺凌行為,令前線人員發現個案的難度增大。又提到近年離婚率上升,破碎的家庭容易對青年成長及心理造成影響,值得關注。
另有澳門論壇嘉賓表示,不少被欺凌者不敢求助,往往是富有正義感的同學向教師或社工舉報,從而揭發個案。鼓勵教師、社工及家長多留意學生的情緒及異常行為,及時提供支持。
居民:建議匿名舉報避免報復
有出席的居民反映,教師及駐校社工的日常工作負擔重,未必有足夠時間及精力關注行為異常的學生,建議減輕前線人員的工作量并增聘輔導員。又建議實行匿名舉報,避免舉報者被報復。
也有居民反映,校園欺凌有年輕化及嚴重化的趨勢,但14歲以下的青少年犯事毋須負任何法律責任,建議考慮調整罰則。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莆田一中學男廁內 3男生毆打女生2019-03-18
- 最高檢在福州鼓樓調研防治校園欺凌課題2019-02-28
- 龍海發生一起校園欺凌事件 當地公安、教育等部門已介入處理2018-11-28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為爭取華裔選票 澳大利亞政客爭相使用微信2019-04-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