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發布的一則報告顯示,中國未成年人首次接觸網絡的年齡不斷降低,小學生群體有自己手機的占比達到64.2%。
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持續走低
經過多個教育部門聯合分析,自2006年到2017年,中國18歲以下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持續走低。根據2017年底的調查數據,被調查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的總體普及率高達98.1%,10歲之前觸網的比例高達到72.0%,比2010年的55.9%顯著增加。其中,2017年底7歲(學齡前)觸網比例達到27.9%。
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中國未成年人擁有自己手機的人數明顯增多。在被調查的未成年人中,小學生群體有自己手機的占比達到64.2%,初中生為71.3%,高中生86.9%。
不過這一現象造成的結果
也不完全是壞的
因為這些小學生除了
用手機聊天上網外
還會在網絡平臺上完成作業
以及瀏覽新聞
愛讀新聞愛微信聊天 “線上學習”漸成趨勢
2017年,被調查未成年人微信使用率高達84.6%。而在2014年,該比例僅為49.3%,增幅明顯。在使用微信的未成年人群體中,借助微信獲取新聞信息的比例為49.2%,超過電視成為未成年人獲取新聞信息的第一渠道。
此外,在互聯網社交層面上,目前未成年人依然更偏愛QQ。但在微信的使用上,小學生群體較中學生用的更多。其中,發語音、朋友圈和群聊是未成年人使用微信的主要方面。悄然流行起來的,還有微信支付。隨著年齡增加,未成年人微信支付比例也在成倍增加。
調查結果還顯示,不論是上網目的還是實際應用,未成年人通過互聯網進行在線學習的情況都有所增加,人數比例也呈現增長趨勢,應用互聯網學習,對提升未成人的學習效率幫助明顯,調查顯示,52.4%的未成年人認為互聯網對自己的學習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我國網民正在加速走向“低齡化”,越來越多的“零零”后小學生對于互聯網生態的影響也正在顯現,微博上關于小學生沉迷手機的新聞層出不窮:
手機被家長藏起后放言把家拆了也要找出來
13歲男孩凌晨墜亡前晚沉迷“吃雞”
對于此事
微博網友也表達了各自的看法
有支持,有中立,也有反對
微博網友
@ 銅豌豆豆響當當:電子時代,就是這種現狀,但是不論到了什么時候,戶外活動,各種豐富的手工活動等,都是不可替代的,且非常非常重要的。
@ 高個長腿聯盟:人家就出生在這個電子時代,低齡不是很正常么,關鍵是如何合理利用工具,善用工具,在已有基礎之上進步成長同時避免陷阱!
@ 書予空歡:對于三觀尚未形成的非成年人,尚無分級概念的中國互聯網對他們來說弊大于利。以用到星星月亮燈的素材,可根據素材本身,是作為標題,還是分出文章層次所用;
@ 捷登教育:合理的運用范圍內是可以被允許的,但是家長們要監督好使用時間和瀏覽內容,孩子們沒有我們想的那么缺乏自制力,正確的引導是關鍵哦
@ double胖子:我妹妹暑假作業有一部分就是老師在手機上布置的,不用帶著書本寫,想測驗隨時就可以,挺方便的。但是她沒有手機,也對游戲沒什么興趣,其實就是一種工具,家長監督,合理應用。
@ 行行行行你牛逼:別人生在這個時代,你非要讓他們按照我們的時代活,這不就是你家長總說我當年怎么怎么活的那一套嗎?
如今孩子們越來越沉迷甚至依賴手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缺乏家長的陪伴,家長在周末空閑時間多陪孩子看看書,做做戶外運動,發現孩子的興趣并逐步培養,慢慢的孩子便會放下手機。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龍巖長汀給老人免費發放定制手機2019-03-20
- 的士后排的手機是誰的? 粉色貼紙泄密手機物歸原主2019-03-15
- 旅客不取票也照樣“飛” 哈爾濱機場實現“無紙化”出行2019-03-14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為爭取華裔選票 澳大利亞政客爭相使用微信2019-04-01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浮宮楊梅出口季正式開啟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