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印發。隨后,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以及中央編辦正式批復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內部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由此掀起了新一輪支持民企發展的熱潮。隨著各項政策逐步細化和落地實施,民營經濟有望進一步發展壯大,民營企業的創新創造活力將會繼續迸發。作為新中國第一家主要由民營企業發起設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以下簡稱“民生銀行”)成立27年來,始終堅持“民營企業的銀行”戰略定位,堅持把服務民營企業發展作為全行的戰略重點持續推進,支持了一大批民營企業做大做強。新征程上,民生銀行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決策部署,持續完善體制機制、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水平,全力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民營經濟31條”具有里程碑意義
接機制”“健全冤錯案件有效防范和常態化糾正機制”“構建民營企業源頭防范和治理腐敗的體制機制”“堅決抵制、及時批駁澄清質疑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否定和弱化民營經濟的錯誤言論與做法”等。這些新的提法,將有助于打消民營企業顧慮,營造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營商環境和社會氛圍,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第四,新舉措。“民營經濟31條”最后專門新加了一部分“加強組織實施”,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完善落實激勵約束機制以及及時做好總結評估。這在以往的文件中是沒有的,也反映出中央將從組織層面加強落實,以確保“民營經濟31條”能夠落地。2023年9月,民營經濟發展局正式成立。未來,民營經濟發展局將作為專門機構牽頭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各項工作??傮w來看,“民營經濟31條”主要圍繞優化營商環境、保護民企權益、親清政商關系、公平市場競爭和做大做優做強這五大關鍵詞,著力破解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以此激發民營企業家的創業創新精神,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譜寫出更加輝煌的創業史。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是金融業的重要使命
強化科技賦能,優化線上服務,切實提高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質效。金融科技在解決金融機構和企業信息不對稱、提高銀行風險識別能力上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科技賦能已經成為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重要抓手。要積極運用大數據手段,整合民營企業多維數據,優化“線上+線下”服務,切實提高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便捷性、普惠性。要加強大模型、AI智能等創新技術的應用,充分釋放數據關鍵生產要素作用,將金融服務融入民營企業生產數字化、管理數字化場景中,深入推進信息共建共享,以數字金融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過程中存在的信息透明度低等問題,為民營企業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不斷增強民營企業在融資中的實際獲得感。優化風控理念,提升研判能力,增強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可持續性。金融機構在加強對民企服務的同時,也要遵循市場規律,做好風險防控,處理好支持民企發展與防范風險的關系。積極研判國內外經濟環境、市場環境的變化,準確判斷民營企業發展各階段面臨的風險;加強融資風險識別,綜合分析民營企業的經營情況、管理能力、市場前景、還款能力,大力支持堅持主業、合規經營、財務健康的民營企業。要加強風險前置管理,優化授信審批體制機制,加快推進貸后及投后管理優化,提升“貸前—貸中—貸后”全流程管理能力。要充分發揮內外部數據等關鍵信息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民營企業信用評級體系與風險預警機制,持續提升信貸服務能力,最終實現金融支持與民企發展的良性互動。
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大有可為
作為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民生銀行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中肩負著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民生銀行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監管部門工作要求,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充分發揮市場化體制機制優勢,持續創新業務模式、優化產品服務,通過“大中小微一體化”特色服務模式,助力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一體化綜合服務戰略民企。民生銀行穩步推進公司業務營銷體系改革,堅持與戰略民企“互為戰略、互為客戶、互為生態”,加強細分行業場景模式創新,做好全產業鏈綜合延伸服務。一是創新生態金融產品服務,為民企強鏈補鏈固鏈?;诤诵钠髽I的交易數據和信用支持,創新推出“信融e”“采購e”“訂單e”“民生快貸”等線上化、信用化生態金融產品,滿足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在生產經營不同環節的融資需求。二是積極融入國家綠色金融、鄉村振興、普惠金融等重大戰略,強化與細分行業領域優質民企的產品創新合作,加大“農牧貸”“光伏貸”“減排貸”“民生碳e貸”等特色產品模式的推廣力度;聚焦重點民企智能智造、綠色改造、數字化轉型等需求,持續支持民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三是聚焦戰略新興產業,強化多產品模式組合應用,助力民企用好債券融資工具,支持盤活存量資產,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同時,加快推進戰略客戶名單擴容,持續拓寬民營企業服務“廣度”。
專業化便捷服務中小企業。民生銀行深入推進“大中小微一體化”特色服務模式,通過戰略客戶進一步拓展產業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提供批量化信貸支持。一是開展“民生進萬企”“園區萬里行”“民生益企行”等活動,強化對中小企業的綜合金融服務,真正將走進園區、服務民企工作做實、做細、做透。二是加快“政采貸”“云企貸”等基礎產品推廣;持續推進重點區域“中小企業信貸計劃”落地實施,提升對中小企業融資支持的覆蓋度,助力中小企業發展壯大。三是持續豐富完善中小企業產品權益體系,強化企業微信等應用工具上線推廣,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加靈活便捷的綜合服務支持。四是建立“專精特新”客群專屬“民生易創”產品體系,提升重點產品信用化、標準化、敏捷化與數字化程度;推進“民生易創”聯盟投融生態圈建設,投貸聯動,切實滿足“專精特新”企業全方位金融服務需求。
特色化高效服務小微企業。民生銀行自2008年在國內開展小微金融探索實踐來,持續深化特色化、差異化模式創新,助力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加快推進線上化業務發展,打造“民生小微App+微信小程序”線上雙渠道,提升小微企業線上融資產品的可獲得性。二是全面推廣“民生惠”產品,優化線上信用類貸款產品功能,聚焦細分應用場景,加快重點模式推廣。三是強化“線上+線下”互補聯動,圍繞行業場景小微客群,打造特色服務模式,滿足小微企業個性化金融服務需求。四是整合產品服務,全面提升小微企業綜合服務能力。提供“信貸經理+理財經理”的“雙管家”服務,為客戶提供集融資、賬戶、結算、現金管理于一體,覆蓋“企業”與“企業主”及“員工個人”的綜合金融服務。上線小微客戶權益體系,打造小微企業社群;搭建“民生e家”生態服務平臺,圍繞企業經營場景,提供多樣化線上辦公服務,助推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系統化推進風控體系建設。民生銀行牢固樹立“內控優先、合規為本”的理念,深入推進風險內控“四梁八柱”體系建設。堅持以體制機制變革為抓手,強化精細化管理,保持經營發展與風險水平的動態平衡。深入實施授信審批體制機制改革,組建專職審批人隊伍,提升授信審批的專業性、合規性和審慎性;推動對公放款模式優化,系統性提升對公放款質量和效率;優化貸投后管理體制,形成“執管督”三級貸投后管理體系,有效壓實“三道防線”,提升信貸業務“貸前—貸中—貸后”全流程管理能力。此外,通過專業化、集中化操作及智能風控、智能運營等平臺建設,有效提升風險管理的前瞻性、主動性,持續提升業務一線的“敢貸”能力,推動更多金融“活水”流向民營經濟,為更多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增添動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面向未來,民生銀行將胸懷“國之大者”,始終秉持“服務大眾,情系民生”的企業使命,不斷加大對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支持力度,深化金融服務創新,為民營企業提供有溫度的優質金融服務,持續發力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貢獻。
(通訊員 俞正林)
- 最新銀行動態 頻道推薦
-
人保財險泉州永春支公司:開展“為愛而行 護2023-12-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