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現場,建設銀行展廳的智能機械臂正為觀眾遞上一杯現磨咖啡,中國銀行展區的人形機器人用流利的問候迎接訪客……這些充滿未來感的場景,正是福建金融業以數字技術重構服務生態的生動縮影。
隨著《福建金融監管局推進轄區銀行保險法人機構數字化轉型工作實施意見》深入推進,福建金融業以“科技+數據”雙輪驅動重構服務生態正在八閩大地蓬勃展開。
截至2025年3月末,福建主要法人銀行電子交易筆數替代率突破92.82%,數字技術正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重塑著金融服務的每一處細節。
監管筑基:智能治理鍛造金融“安全鎖”
“數字化轉型不是選答題,而是必答題。”福建金融監管局科技處負責人指著大屏幕上躍動的數字表示。記者了解到,依托《福建金融監管局監管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實施方案》,該局構建起“1+3+N”監管格局,從數智化轉型統籌規劃、數智監管體系、智能工具集群、配套機制等四方面著手,努力打造穿透式監管新范式。
在智能監管中樞,異常資金監測系統如同金融“北斗導航”,通過“跨行、跨人、跨賬”三維追蹤技術,實時監控全量信貸、保險賠付、法人機構股權交易等七大領域。
“過去一年累計發現超10萬個資金異常流動疑點,現場檢查、案件稽查、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等監管領域質效大幅提升。”監管機構相關負責人介紹。
數據顯示,配合“數字化轉型發展提升年”專項活動,全省中小銀行科技研發投入同比上升10%。轄內福建海峽銀行推廣零售信貸智能貸后系統,實現個人貸后檢查任務自動預警、自動推送、自動檢查,客戶經理貸后檢查工作效率提升75%。泉州銀行重塑“貸生活”業務辦理流程,構建“線上+線下”深度結合的信貸運營標準模式,實現流程線上化、風控標準化、作業無紙化,單筆業務辦理時長從平均一周縮短至最快兩小時放款。福建省農信聯社有效支撐“龍巖e貸”,實現“授信一步到位、費用一分不收、風險一鍵排查”的科技賦能普惠金融模式。
截至2025年3月末,轄區主要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電子銀行業務總計開戶2291.4萬戶,比上年年初增長7.66%;電子交易筆數9.89億筆,比上年年初增長1.58%。
在保險領域,AI與OCR(光學字符識別)技術推動理賠服務進入“秒時代”。以中國人壽為例,中國人壽壽險APP擁有近1.6億注冊用戶,打造實時直達客戶的數字化運營服務矩陣;全年服務超30億人次,理賠近2500萬件,核保、保全智能審核率分別達95.2%、99%;其推廣的“全流程無人工理賠”服務,“理賠預付”惠及客戶數同比翻倍,“理賠直付”最快可至秒級。
郵儲銀行福建省分行展廳內,工作人員(左)為往來觀眾提供數字金融產品咨詢。
數字金融彰顯溫度與精度
在建設銀行“數瞰建行”展區,一套斬獲國家級獎項的授信審批系統引發關注。該系統集成自然語言處理與知識圖譜技術,可分鐘級生成涵蓋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及風險評價的專業報告,累計生成報告超5萬份。
展區另一側的“模擬人生”互動平臺上,選擇“科技創業者”角色的林女士僅用30秒即獲得定制融資方案。
“通過整合企業生產經營要素、財務、資金及股權投資等多維度信息,我們為企業繪制立體畫像。”建行福建省分行科技金融中心負責人羅穎介紹。
據了解,圍繞科技創新主體需求,建行構建了“358”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打造“省分行科技金融中心—二級行科創服務中心—縣級支行科技特色支行”三級組織架構,啟動專營機構、專門評價、專屬產品、專業服務、專項資源“五專”工程,創新“以投定貸”“以薪定貸”等八維定貸模式,適配供應鏈金融、母子公司協同股權投融資服務等超30項專屬產品,服務超6000家科技創新主體,助力新質生產力培育。
數字化轉型的溫度在“數字康養區”更為凸顯。72歲的林阿婆體驗“關懷版”手機銀行后說:“語音查養老金、老年大學課程隨時學,太方便了!”
建行福建省分行通過“歡孝適老一平方”服務體系,在全省打造26家養老金融特色網點,將助老設施與適老服務深度融合。此外,該分行積極參與數字福建建設,承建公積金管理系統、農村產權交易平臺等重大項目,將全轄網點升級為“政務大廳”,支持辦理超250項政務服務。
該分行造價咨詢業務部副總經理應安彬表示,“我們既是數字福建的建設者,更是受益者。”他特別提及“工程寶”數字化監管平臺,該平臺以“咨詢+監管+金融”組合模式,實現工程款全鏈條可追溯。
郵儲銀行展廳內的曲面屏上展示的自研大模型“郵智”吸引專業觀眾駐足。該模型具備“全面能力構建、全棧自主可控、全域場景賦能”三大核心特色,通過“算力、算法、數據、場景”四位一體服務體系,為全行數智化轉型注入動能。目前,“郵智”已落地小郵助手、信貸、研發測試等超50個應用場景。
在數智化洞察領域,郵儲銀行構建特色數據資產管理體系,數據資產總量超55萬項,接入7大類、57小類外部數據服務;數智化決策則由“郵儲大腦”支撐,為財務、風險、運營、信貸等多個領域超300個場景提供智能化支撐。
數字人民幣體驗區中,市民陳女士用“滿10減5”紅包購買咖啡,直言“數字人民幣支付就是優惠多”。手機銀行10.0版本的“年度賬單”功能將用戶消費足跡轉化為時光畫卷,用戶張先生感慨:“郵儲銀行越來越懂年輕人,AI功能讓人愛不釋手!”
數字金融驅動產業創新
中國銀行展區內,人形機器人奉上的現磨咖啡飄散著科技氣息。如今,該行已在24家境內一級分行設立科技金融中心。工作人員以“時代星云”為例,展示該行科技金融產品如何助推1800家福建科技企業完成產業化跨越。
在霞浦三沙灣,漁民老陳通過“商E貸”實現“手機一點,錢就到賬”,該產品是中行福建省分行70個縣域特色產品中的代表。聚焦福建縣域經濟,該分行推出“武夷巖茶貸”“德化白瓷貸”等產品,普惠金融貸款余額達570億元,服務小微客戶超4200家。
綠色金融展區講述著圣農集團的“生態蝶變”故事。中行通過18億元信貸支持其構建“養殖—加工—生物質發電”全產業鏈閉環,將生態“含綠量”轉化為發展“含金量”。
截至2025年3月末,中行福建省分行綠色金融貸款余額突破1150億元,助力福建森林覆蓋率連續46年居全國首位。
同時,該分行加大對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支持力度,推出“科技金融專屬授信業務”“創新積分貸”“專精特新貸”等產品矩陣,科技金融貸款余額近450億元,較年初增速達17%,并引導50余只投資基金聚焦科技領域,“引金入閩”助推福建科創企業蓄勢騰飛。
興業銀行科技金融展區內,一場裸眼3D視覺盛宴展現半導體產業科技樹,觀眾可沉浸式見證該行深度服務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領域頭部企業,助力國產替代突圍。
據悉,為擦亮科技金融“第四張名片”,興業銀行搭建總分支三級經營管理體系,以“政策鏈、創新鏈、資本鏈、產業鏈、人才鏈”五鏈融合打造科技金融生態圈。
綠色金融展區的“低碳向前沖”互動游戲吸引觀眾體驗碳排放計算。作為綠色金融先行者,興業銀行綠色融資規模達2.19萬億元,綠色貸款余額9679億元,為1.68萬企業和246萬零售客戶創建碳賬戶。
養老金融展區中,養老規劃計算器可生成個性化建議書,“安愉人生”標桿網點則讓觀眾體驗適老化服務細節。截至2024年末,興業銀行服務老年客戶超2700萬戶,管理資產規模1.87萬億元,服務養老產業客戶逾4萬戶,融資余額超1000億元。
數字人民幣活動區熱度爆表,興業錢包“滿立減”優惠吸引觀眾參與,目前該行數字人民幣錢包超1200萬個,交易額突破5500億元。展區還設置“理財經理數字人”互動屏,市民黃先生與AI職業經理交流后感嘆:“數字人太智能了!”此外,興業銀行啟動貴安新區綠色數據中心建設,形成“多地多中心多活”算力布局,并利用AI+投研技術提升市場決策能力。
未來圖景:數實融合潤澤千行百業
峰會現場的“建行生活+數幣”市集里,數字人民幣紅包雨引發消費熱潮;“復興壹號”智慧黨建平臺覆蓋6200個黨組織……這些場景昭示著數字金融正從“盆景”變“風景”。
福建金融監管局數據顯示,全省保險機構利用AI、OCR、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技術搭建數字化服務平臺,聚焦醫療領域和失能人群推出“免申請、零等待、極速理賠”保險理賠服務,形成了一批基于大數據、模型算法的創新應用產品,惠及超百萬市民。
“數字化轉型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監管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這場數字盛宴中,福建金融業用創新成果詮釋著“數字為民”的初心,讓科技之光照亮每個角落。正如那杯由機械臂沖泡的咖啡,金融服務的未來圖景愈發清晰——更智能、更普惠、更有溫度。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監管動態 頻道推薦
-
漳平金融監管支局:數字賦能普惠金融 激發縣2025-05-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