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時政新聞
    分享

    砥柱中流領航復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啟示錄(六)

    偉大的勝利,歷史的必然。

    9月3日,當《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旋律在天安門廣場響起,高聲合唱響徹云霄。

    這首誕生于1943年的“戰歌”,穿越歷史時空,融入中國人民的血脈,成為承載中華民族記憶的“凱歌”。

    “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國人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筑長城,取得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揭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真理。

    “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偉大勝利。”這是歷史的結論,也是人民的心聲。

    14載艱苦卓絕的抗戰史,亦是中國共產黨力挽狂瀾的偉大斗爭史。正是中國共產黨的挺膺擔當,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引領著奪取戰爭勝利的正確方向。抗戰的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堅強核心。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從偉大勝利向著偉大復興,前進!

    砥柱中流領航復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啟示錄(六)

    擎旗領航,鑄就抗戰偉力

    1931年9月18日,炮聲呼嘯。一夜之間沈陽失陷,幾個月后東北淪陷,數年間,大半個中國淪喪在日軍鐵蹄之下。破碎山河浸滿血淚苦難,中華兒女悲恨難以盡書。

    黑暗中,誰在舉旗定向?誰能堅如磐石?誰將視死如歸?

    “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戰斗在抗日戰爭最前線,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釋勝利的密碼。

    吹響挽救民族危亡的號角——

    “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反對一切帝國主義瓜分中國,以求中華民族徹底的解放和獨立。”

    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博物館,一份《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宣布對日戰爭宣言》令觀眾久久駐足。宣言發布時,年輕的中華蘇維埃政府成立尚不到半年。

    九一八事變第二天,《中共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領滿洲宣言》貼在沈陽大街小巷。隨后,《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占領東三省事件宣言》等一系列宣言和決議發表,號召全國人民奮起抗戰。

    以民族大義為重,中國共產黨始終抓住中日民族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從長征路上發表“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的宣言,到七七事變爆發后立即通電全國號召“筑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聲聲號角劃破法西斯陰霾,喚醒沉睡山河。

    當時一名日本的中國事務評論家承認,“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為推動全國抗日運動的主要力量”。日本東京《同盟世界周刊》則感嘆,“真正的抗日勢力,始終一貫的是中國共產黨”。

    以卓越領導力擘畫制勝路線圖——

    針對敵強我弱、敵小我大、敵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等矛盾特點,中國共產黨以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為抗戰指明正確方向。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不怕雨,不怕風,包后路,出奇兵,今天攻下來一個村,明天奪回來一座城”。

    1944年7月,英國陸軍部軍情二處斯托爾斯少校在一份報告中評價:“在大多數戰線上,游擊戰是陣地戰的附屬,但在中國,游擊戰卻牽制了大部分日本軍隊。”

    當游擊戰成為制勝關鍵、敵后戰場成為決勝之地,整個世界都看清: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引領者,正是照耀中國的那顆紅星。

    以鋼鐵脊梁扛起歷史擔當——

    百團大戰,八路軍進行戰斗1824次,沉重打擊了日軍“囚籠政策”,有力駁斥了“亡國論”“投降論”,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抗戰的意志和力量。

    1943年3月,面對數十倍于己的敵人,新四軍三師七旅十九團二營四連82名戰士奮勇阻擊!用刺刀、用槍托、用鐵鍬、甚至用牙齒,戰斗從拂曉打到黃昏,打到生命最后一刻。

    全面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武裝等全國各地的革命抗日武裝力量,對敵作戰12.5萬余次,殲滅日、偽軍171.4萬余人,后期更抗擊著約60%的侵華日軍。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捍衛民族獨立最堅定,維護民族利益最堅決,反抗外來侵略最勇敢。”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回響在浩然天地。

    砥柱中流領航復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啟示錄(六)

    202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軍樂團和合唱團。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14載艱苦抗戰,英烈名字熠熠生輝——趙一曼、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

    5098天浴血奮戰,不朽群體光耀千秋——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

    無數英烈抱定“誓與山河共存亡”的信念,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在國家民族遭遇空前危機之際,中國共產黨人以民族大義為重,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前赴后繼、浴血奮戰,點燃了救亡圖存的希望。

    砥柱中流領航復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啟示錄(六)

    民心如磐,匯聚歷史洪流

    “從前只是一大塊沃土,一大盤散沙的死中國,現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國了。”

    七七事變兩周年紀念日那一天,面對中國人民的空前覺醒,民族力量的空前凝聚,目睹歷經磨難的古老民族煥發強大生命力,朱自清寫下這段深有感觸的文字。

    民心向背,決定著歷史的選擇。

    砥柱中流領航復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啟示錄(六)

    202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民兵方隊接受檢閱。新華社記者 王建華 攝

    9月3日,天安門廣場。身著蛙式作訓服、手握鋼槍的女民兵,身姿挺拔、英姿颯爽。她們來自當年的主要抗日根據地。這是民兵首次亮相以紀念抗戰為主題的閱兵活動。

    兵民是勝利之本。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全民族眾志成城奮勇抗戰的偉大勝利。中國共產黨堅持動員人民、依靠人民,推動形成了全民族抗戰的歷史洪流。”

    以人民筑牢團結根基——

    1937年,中日國力軍力懸殊,西方觀察家疑慮:中國會不會亡于日本?

    毛澤東同志明確提出,“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敵于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

    抗戰之初,八路軍僅4萬多人,卻如4萬多顆火種,深入敵后組織起千百萬群眾,點燃熊熊抗日烈火。

    美國記者哈里遜·福爾曼在《來自紅色中國的報道》中寫道:“凡見到過八路軍的都不會懷疑他們,他們所以能以簡陋武器堅持作戰,就是因為他們與人民站在一起。”

    無論條件多么艱苦、形勢多么險惡、戰爭多么殘酷,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同各愛國黨派團體和廣大人民一起,共同維護團結抗戰大局。

    至抗戰勝利,人民軍隊約132萬人、民兵260余萬人,抗日民主根據地面積近10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億。

    以主張夯實統一戰線——

    砥柱中流領航復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啟示錄(六)

    2025年9月3日晚,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正義必勝》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新華社記者 翟健嵐 攝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上,“紅星照耀中國”篇章再現歷史的一幕:

    延安窯洞中,一個熟悉的身影伏案寫作。從這里,“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傳向全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堅決維護、鞏固、發展統一戰線,堅持獨立自主、團結抗戰,維護了團結抗戰大局。”

    延安,燈塔點亮的地方。蘇聯《消息報》特派記者羅曼·卡爾曼看到:“青年們從全國各地匯集到這里。小伙子和姑娘們搭著便車,或成群結隊地步行去延安。”愛國僑領陳嘉庚考察重慶和延安后斷言:“中國的希望在延安!”

    以團結激發必勝合力——

    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國家檔案館大樓,收藏著30卷中國抗戰影像資料。珍貴的照片記錄了重傷仍握武器的士兵、肩扛糧食彈藥的老人、弱小卻目光堅毅的少年、通宵趕制軍服的婦女……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前線將士,犧牲流血。各黨各派,精誠團結。各界人民,協力救亡”,匯聚起磅礴偉力,終于取得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中國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

    “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奮斗的結果,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

    勝利紀念日邀請老兵觀禮,是對英雄的致敬,是對歷史的銘記。

    天安門城樓上,同習近平總書記握手的6名老兵中有一位100歲的老兵宋其祥。從北京回湖北的列車上,宋其祥被工作人員熱情包圍、獻上鮮花,還得到了一張特制火車票,始發站和目的地這樣寫著:

    “勝利站——復興站”。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體中華兒女必將集體抵達這一目標。

    砥柱中流領航復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啟示錄(六)

    踔厲奮發,走向新的勝利

    同仇敵愾、浴血山河的抗戰史,也是砥柱中流、改天換地的奮斗史。

    “敵人來了,拿起機槍戰斗,敵人沒來,拿起镢頭種地。”80多年前,面對嚴重的經濟封鎖,中國共產黨提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各抗日根據地軍民普遍開展大生產運動,“爛泥灣”變成“米糧川”。

    時光流轉,昔日的根據地早已不一般。從高速、鐵路、航班通達各地,到獲評全國森林城市;從推進石油化工、新能源及儲能工業延鏈、補鏈、強鏈,到先進制造等新興產業集群加速隆起,革命老區日月換新天。

    砥柱中流領航復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啟示錄(六)

    2025年7月1日拍攝的山西省呂梁市興縣晉綏黃河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小米生產線。抗戰時期,地處晉西北地區的興縣和靜樂縣是晉綏抗日根據地的一部分。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歷史從未走遠。

    “偉大的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面對時代給出的新命題,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作出響亮回答。

    走向新的勝利,必須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重大斗爭不會少。我們必須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奮勇搏擊、迎難而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擲地有聲、催人奮進。

    從“一窮二白”到大國重器頻出、撐起工業脊梁,從面臨“被開除球籍”危險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發展奇跡,一程程勇毅前行,偉大精神指引著中華民族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精神長城屹立不倒,精神力量跨越時空。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已成為上億名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自覺,融入14億多中國人的民族意識,成為未來乘風破浪、披荊斬棘的法寶。

    走向新的勝利,必須堅持實干奮斗——

    中國式現代化是干出來的,偉大事業都成于實干。

    抗戰歲月“一把镢頭一支槍”開墾出“陜北江南”,改革開放時期“三天一層樓”彰顯“深圳速度”,新時代“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國共產黨人以實干為要,以實績作答,一步一個腳印走,一錘接著一錘敲,把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

    “我們要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以壓倒一切困難而不為困難所壓倒的決心和勇氣,敢于斗爭,善于創造,鍥而不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直至取得最后的勝利。”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指引前行的道路。

    征途漫漫,奮斗不止。

    砥柱中流領航復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啟示錄(六)

    2024年12月16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縣城關鎮易地扶貧搬遷南官營社區一家苗繡企業生產車間,入職的社區居民在趕制訂單產品。新華社發(邰勝智攝)

    堅持精準扶貧,萬千黨員駐村入戶,成就彪炳史冊;治理生態環境,全民共建綠色家園,綠水青山成色更足;勇攀科技高峰,無數英才攻堅克難,鑄就大國重器;抗擊世紀疫情,白衣天使盡銳出征,在前線無畏堅守;全力抗災救災,先鋒模范逆流而上,黨旗在一線飄揚……中華民族闊步走在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意氣風發,豪情滿懷。

    砥柱中流領航復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啟示錄(六)

    2025年8月6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余村,游客在刻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石碑前留影(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毛竹 攝

    在“以百年、千年為計”的時間觀和奮斗史里,中國共產黨人始終肩負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偉大使命,破浪前行,勇立潮頭。

    踏過煙云萬千重,砥柱人間是此峰。

    久經淬煉的百年大黨,巍然屹立時代的激流險灘,帶領億萬人民向更加光明的未來豪邁行進!

    砥柱中流領航復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啟示錄(六)

    文字記者:董峻、熊爭艷、陳聰、王秋韻

    海報設計:代云鶴

    統籌:王宇、郭昱、王晶晶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下沉對接 就業宣傳月打通“最后一公里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维西| 玉山县| 福海县| 盈江县| 普兰县| 图们市| 宜都市| 山西省| 浦东新区| 即墨市| 上高县| 黄梅县| 汝州市| 宜阳县| 安福县| 华阴市| 德格县| 万源市| 龙胜| 贵州省| 黎城县| 福海县| 北碚区| 平利县| 红原县| 涿鹿县| 潍坊市| 青冈县| 公主岭市| 龙泉市| 红原县| 贡嘎县| 安仁县| 万荣县| 喀喇| 长乐市| 来宾市| 新竹市| 辽阳县| 卓资县| 祁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