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福茶產業再傳喜訊。1月1日上午,在福州市五一廣場新權南路千秋山海品牌啟動暨福建茶文化館揭幕儀式現場,福建省茶葉流通協會會長潘文毅將首個“福茶文化交流體驗館”的牌匾授予福建千秋山海功夫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耕。此舉旨在通過傳播福茶文化,讓更多的人共品福茶的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
同時授牌的還有福建農林大學孫威江教授授予的“科研成果轉化試點單位”、福建省開放大學文經學院院長王妙真授予的“茶藝與茶文化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福建商學院傳媒與會展學院院長余權授予的“閩茶品牌傳播研究實踐基地”、福建省青年閩商聯合會“學習文化交流空間”。以及與臺北故宮文化交流中心秘書長林海達成“商品IP授權”戰略合作協議,與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達成了“茶葉品質評價及質量管理”技術服務協議。
→福建農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茶葉學會副理事長孫威江(左)授予“科研成果轉化試點單位”,并與其達成多項科研合作試點項目,共同推進茶業科研成果在市場的落地及推行。
→福建開放大學文經學院王妙真院長(左)授予“茶藝與茶文化專業實踐教學基地”,雙方將安排專業技術人員或管理骨干作為實踐教學輔導老師參與實踐教學,為茶行業專業人才的教學一體化培養提供有力的土壤。
→福建商學院傳媒與會展學院余權(左)院長授予“閩茶品牌傳播研究實踐基地”,為千秋山海茶業在打造福建茶文化品牌集群,加快福建茶文化的“走出去”戰略,提升對外傳播力、影響力上,展開深度合作與交流。雙方將結合產教一體的教學實踐環節,具體落地媒介內容創意與制作、媒介項目策劃與運營等項目。
→福建省青年閩商聯合會秘書長張躍(左)授予千秋山海“福建省青年閩商聯合會學習交流空間”,在千秋山海福建茶文化館中開辟福建省青年閩商聯合會會員的學習文化交流空間,為會員提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學習平臺,增強會員的文化素養和跨文化溝通能力。
→與臺北故宮文化交流中心秘書長林海(左)交換“商品IP授權”戰略合作簽約本。本次合作,標志著千秋山海茶業公司通過與臺北故宮文化交流中心的合作,能夠更好地引入臺北故宮博物院的IP資源,通過授權產品開發,不僅有助于企業創新營銷模式,同時還涵蓋了文創開發、數字產品、圖書出版、IP實體聯名產品、文化交流中心、數字巡回展覽等諸多合作項目的展開。
→與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高級農藝師陳泉賓交換“茶葉品質評價及質量管理”技術服務協議簽約文本。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將根據茶葉樣品審評、進行質量把控,提供品質提升建議、采購建議等質量管理相關方案,為千秋山海茶業產品的品質及品質提升提供專業的建議。
福建千秋山海功夫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圣鍵表示:“千秋山海茶業致敬于開山拓海的精神,從開山拓海、敢拼會贏的福建人文精神中獲取力量,傳承福建千年茶脈。我們希望以茶為載體,為大家創造良好的品飲體驗及社交價值,做福建茶文化的傳承者、福建茶品牌的推廣者、福建茶產業發展的創新者,以福建茶傳遞中國式生活方式、引領國茶復興,讓世界共享福建茶韻。”他認為,以品牌為核心,聚焦品控和質控體系等核心環節建設,打造供應鏈、銷售端聯合體,是茶產業打造“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模式”的價值所在。
據介紹,千秋山海茶業在武夷山、福鼎、安溪、福州、福安、漳平6個原產地設立合作茶園與生產加工基地,一站式開發制作技藝入選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武夷巖茶、正山小種紅茶、福鼎白茶、漳平水仙、坦洋工夫紅茶、安溪鐵觀音、福州茉莉花茶6大名茶以及列入福建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名茶品類,涵蓋烏龍茶、紅茶、白茶、和茉莉花茶四大類,同時建立科研專家顧問團隊,合作多所茶葉科研機構,組織制茶、評茶、茶藝等高級人才組成商品開發和品控團隊。
→福建省茶葉流通協會會長潘文毅在致辭中寄望千秋山海茶業在發展過程中,文商融合,創新流通模式,開拓新市場,成為福建茶企業中的新銳品牌和新生力量。
福建省茶葉流通協會會長潘文毅認為千秋山海與各方所達成的多維合作,深刻體現了福茶產業的寬度。他在授牌儀式上致辭說,“一部中國茶史,半部福茶史。福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茶類豐富、產業興旺,2022年全產業鏈產值達1500億元,福建是三茶統籌發展理論策源地,引領著新時代茶產業發展,福茶是福建的一張閃亮的名片,這都將為茶企的發展提供廣寬的空間。”
→福建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省委黨校兼職教授朱清,福建省品牌建設促進會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原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巡視員林洋,福建省品牌建設促進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省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原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劉紹文,潘文毅會長,孫威江教授等嘉賓助力千秋山海品牌啟航。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
新年獻詞 | 致敬福茶之榮光,致敬茶人之典范2024-01-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