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時政新聞
    分享

    海峽網8月24日訊(林文強 文/圖)24日,由福建省住建廳聯合人民網、中新網、東南網、海峽網、騰訊網等多家網絡媒體組成的城市品質提升網絡媒體采風行活動(下稱采風團)走進莆田,先后走訪了城廂區龍德井片區、莆田市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以及綬溪片區棚改項目。

    龍德井片區:補短板、提品質、強活力、重實施

    龍德井片區位處莆田市中心城區,同時也是老城區,棚改面積最大、戶數最多、任務最重。涉及南門、龍德井及筱塘3個居委會,拆遷戶約2212戶、單位37家。片區用地面積約393.3畝,拆遷建筑面積約52.2萬㎡。

    “全省城市品質提升媒體采風行”走進莆田

    在走訪中記者了解到,原片區大部分房屋有30年以上房齡,建設標準低,不同程度存在建筑老化、纜線老化雜亂、通道狹窄等現象,存在較大安全隱患。通過不斷努力,當前,各項拆遷任務已完成,且已開工25棟安置房,正在進行樁基施工。

    此外,還合理布設了2處地標、多個景觀節點,沿主干道建筑立面公建化,新增公共綠地3.69公頃,增設第一醫院沿路綠地0.61公頃,營造起伏有序、尺度宜人的空間形態。

    另外,考慮到有些管道長年失修容易積水造成內澇問題,還重新優化設計建設排水設施,新增道路3.82公頃,路網密度提高至12KM/KM2,增設停車位6267個,公共停車位809個,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增設30班小學1所、12班幼兒園2所、社區服務中心2處、老人活動中心1處、清潔樓1座及生態公廁3座,解決教育、養老、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問題。

    修舊如舊  留住城市記憶

    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是莆田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組成部分,是第三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位于莆田市中心地段,東起北大北街、西至勝利北街與梅峰山山體西側、南至河濱路與東大路、北至興安路,總面積61.7公頃。其中核心保護范圍面積9.86公頃,建設控制地帶51.85 公頃。街區內有大路、縣巷、后街、衙后、廟前和坊巷等6條街巷,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8處(其中:國家級文物1處、省級文物5處、市級文物5處、區級文物1處、文物普查點6處)、有歷史建筑14處,是莆田歷史文化積淀最豐富的精華片區。

    “全省城市品質提升媒體采風行”走進莆田

    在廟前和坊巷走訪中,采風團看到,各項修繕工作正井然有序開展中。“在改造過程中存在著種種困難,例如歷史文化遺存方面、建筑保存狀況方面、歷史風貌格局方面、功能業態活力方面、街巷道路交通方面、社會人口網絡方面、基礎設施情況方面等。”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指揮部工作人員、鎮海街道辦副書記許美東告訴記者,為了恢復古街往日神采,整個項目改造過程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最大限度還原歷史上古街的原有風貌。“古建筑修繕專業性強,其風貌需要在實際操作中不斷地修正、論證,才可最后敲定。”為此,項目施工中沒有直接將整條街進行統一改造,而是從廟前、坊巷這兩條古街入手,挑選十幾坎店面作為樣板房。

    “全省城市品質提升媒體采風行”走進莆田

    活化利用 打造活力街區

    歷史文化街區,是連接城市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紐帶之一。為推動項目進展,強化長效管理,2019年12月31日成立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繕指揮部,下設綜合組、動遷組、文物組等若干小組,從市、區相關部門、街道、社區各級抽調干部到指揮部集中辦公,形成各工作專班,有序推進歷史街區保護修繕工作。街區指揮部按照“一正四副”配置,每天由一名處級領導帶班,及時協調解決街區修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出臺指揮部議事制度、管理制度等。

    “全省城市品質提升媒體采風行”走進莆田

    此外,街區保護修繕工作始終秉持著“文化為魂、建筑為輔、商業造血”的原則,在做好街區修繕的同時,努力挖掘街區內的歷史文化資源,打造“一路一風景、一宅一故事”,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綬溪公園:建設公園中的城市

    “全省城市品質提升媒體采風行”走進莆田

    綬溪公園是莆田市一個綜合性水上公園,內涉及9個自然村,總人口10576人,3739戶、征遷建筑面積95萬平方米、無產權面積39萬平方米,用地范圍內荔枝林、水體、山體等面積占70%以上,無法用于開發;項目內延壽溪作為木蘭溪的最大支流,也是東圳水庫的泄洪區,村民長期生活在低洼地內,臟亂差的“城中村”生活環境,影響城區整體面貌,城市亟需更新。

    據介紹,該項目通過系統化實施片區改造,分批分期推動城市更新,由建設“城市中的公園”轉變為“建設公園中的城市”,規劃約4332畝中心城區黃金地段土地,保護近3000畝荔枝林。專門邀請國際名家名院規劃,打造成全省最大的中心城區休閑公園、放大版的“三坊七巷”和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注重“留魂、留文、留綠、留白”,以公園帶動“研學、民俗、非遺、度假、社區”等產業發展,建設集休閑、文化、娛樂、度假等功能的復合型城市公園,打造城市會客廳,建成“山、水、林、田、湖、草、城”共同體示范區。

    “全省城市品質提升媒體采風行”走進莆田

    據莆田城市園林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赟介紹,在項目建設中,牢牢把握公園城市建設特點規律,堅持積極主動作為,創新安征遷模式、創新融資建設模式、創新可持續運營模式,穩步推進城市更新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努力打造木蘭溪治理范本,奮力譜寫新時代美麗莆田建設新篇章。

    “全省城市品質提升媒體采風行”走進莆田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掖市| 边坝县| 定日县| 郯城县| 襄汾县| 泰兴市| 肇源县| 务川| 庆安县| 北安市| 富宁县| 沐川县| 乌拉特后旗| 姚安县| 鞍山市| 禄丰县| 渝北区| 大同县| 农安县| 横峰县| 临湘市| 北安市| 东乌珠穆沁旗| 迭部县| 绵竹市| 阿荣旗| 海晏县| 云梦县| 漯河市| 化德县| 武邑县| 从江县| 滦平县| 汪清县| 灯塔市| 鹤峰县| 廉江市| 二连浩特市| 娄底市| 江北区| 垫江县|